壹牛家长圈

查看: 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最不靠谱的四大糊涂做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6: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年轻父母好像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育儿经”,但我们认为还不错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带来我们想要的效果?逗孩子玩或者总拿别人家孩子说事这些情况是不是时有发生?糊涂爸妈请赶快自检,看看有否这四大不靠谱做法。
  1、就是要逗孩子玩
  大人们很喜欢取乐孩子,有时候爸妈会以开玩笑的口吻逗孩子说宝宝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他抓走。可怜的宝宝他不知道警察叔叔什么时候回来,看着爸妈哈哈大笑的脸自己却担心害怕得要死。
  家长时而开玩笑,时而假装答应却又不给他想要的东西,尽管这样的逗趣行为换来了一时的欢乐,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伤害,同时也辜负了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如果家长想要拿宝宝寻开心,不妨换个做法。比如宝宝央求很久想要吃你手上的蛋糕,你可以设个小关卡,让他先为你唱首歌,这样既能够“延迟满足”,也能得到你想要的欢乐。在宝宝唱完歌以后一定要履行你的承诺,把蛋糕给他吃哦。
  2、放纵溺爱出一个熊孩子
  “熊孩子”被界定为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特别是在走亲戚的时候,一些孩子特别的人来疯,总是在别人家里捣乱,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不但没有阻止孩子的捣乱,反而一脸慈爱地让孩子“注意安全”,这让主人情何以堪!
  父母的纵容与过度满足让宝宝自我意识膨胀,特别是在宝宝2岁左右自我中心的发展,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宝宝的行为,宝宝很容易会变得骄纵、不顾他人感受。不是说要严厉禁止宝宝捣蛋,也不是批评斥责宝宝的错误,只需让宝宝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
  家庭中建立一定的规则,全部家庭成员共同遵守,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能跑来跑去,不能乱翻别人的抽屉等等。规矩对宝宝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他得到安全感。
  3、总拿别人家孩子说事
  网友调侃中国宝宝最大的敌人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些家长总是很喜欢拿自己的宝宝跟别人家的比较,其实总是拿别人家孩子说事,既得不到你想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让宝宝“很受伤”。
  家长想要更乖、更懂事,可以换一种激励方式让宝宝在自信中找到进步的动力。比如远处的有个哥哥把地上的水瓶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家长就可以适时地利用这个情景,鼓励孩子“那个哥哥主动地爱护环境,很棒,相信宝宝也能够做到,并且做得更好!”像这样既能够表扬别人家的孩子为宝宝树立了榜样,又能避免造成宝宝的自卑或抵触心理。
   
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例如拿孩子这次行为和上次的做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为自己孩子点滴的进步给予更多赞赏和鼓励,相信你的孩子会逐渐优秀起来。
  4、自己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你是不是也有想过让孩子能够承担起你无法完成的梦想? 培养宝宝兴趣爱好,甚至发展出一两个特长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不是从宝宝自身出发,而是依照着父母的计划,硬生生地将你们的梦想塞给孩子去完成,那不是真正的“我希望你好”。你有没有关心过你的孩子这样累不累,爱不爱这些所谓的兴趣特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在自由的空间中成长、发展。不要说怕孩子不懂规划未来,不要急于包办孩子的生活,家长只需以身作则,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的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多鼓励、支持、爱护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给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注,渐渐地孩子在自信和自由中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选自点灯的心的博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4-29 14:11: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