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江(江万婷) 于 2014-6-22 21:15 编辑
6 月 22 日 第十六次课
今天最后一次课了,冉老师就写作技巧方面给大家
作了个简单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在考试及平时的作
文水平有所提升。
一.十六讲基础
古诗鉴赏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答:自然景色,市井景况。 2、本诗最后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具体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0.5分;答出作者情感0.5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答: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荣,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二.写作技巧
记叙文亮点之体现:
•一、选材上亮 :真和新(不胡编乱造,写亲身经历
的,有感触的,别人不写的)
•二、描写上亮:细腻的描写(写人写事写景都要有画 面呈现)
•三、结构上亮:结构精巧(不写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作 文;插叙、对比、物线贯穿、片段组合、主题句循环组文 等,总之结构安排有亮点)
•四、情感立意上亮:情感真挚(立意高远,写大气作 文)
一、插叙的概念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 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 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 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二、插叙的作用
基本作用:补充、衬托说明 效果: 1、突出文章主题。 2、丰富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使情节更紧凑。 三、插叙的方式 v联想式:
v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起插叙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的 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叙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我”不要迟到引出六 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等等。
v转述式:
v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
v直述式:
v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四、注意事项 1、与中心密切相关; 2、过渡衔接要自然; 3、不宜过长、过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