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59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品资料]丹韵词音全八集MP3+文本下载

  [复制链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1:4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08 编辑

丹韵词音全八集MP3下载(配文本)


      《丹韵词音》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2012年新年期间推出的诗词讲座,每集的内容含量极高,平均每集都会品23首唐诗宋词元曲,涉及李煜、李清照、柳永、汤显祖等文学大家。虽然现在有人对于丹的讲座风格有诸多争议,但个人还是觉得《丹韵词音》听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各种方式多多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相信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坏处。记得当初讲座推出时,因为其中的诗词与中小学课本里的内容重合,有助于考试,甚至有老师把看于丹《丹韵词音》作为学生的寒假作业,要求写观后感。因此无论是从文化修养,还是考试实用,这都是很好的一份资料。趁着假日得闲,把全部资料放上来,分享给大家,格式为MP3,可放到手机、平板、车载电脑上,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听听。在论坛团购了帝尔复读机的家长朋友,也可以把这些MP3装入复读机,让孩子有空时多听听。为了方便大家,这里还专门找到文本,便于大家对照查看。

        资料下载在后面的楼层,每份资料由MP3音频和PDF文件构成。下载请转到相应楼层。注意:登录才能查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0:56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1-诗意春风 下载

丹韵词音1-诗意春风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JwHH7q
PDF文本下载:http://url.cn/SHFIbB  

(节选)



一、诗意春风


今天我们在这儿说说中国的诗歌。其实每一个中国人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我们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思乡,但是孩子的眼睛会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谁小的时候没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我们起起落落背诗的声音就像啼鸟一样。谁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的时候,没有想起李商隐的那个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成了我们心里两个可以寄托的意象。谁在忙碌烦恼的时候不知道陶渊明呢?都在想着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可以说,千古夕阳之下,陶渊明的心,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再长大,我们心事沉沉,有了更深沉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都知道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浩荡的悲伤跟我们自己的一己之悲比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会稍稍放下一点呢?

年华再老去,我们都会轻轻地叹一声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但是那种淡淡面对逝水流光时候的窥探,不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所有这一切,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传承,那就是意象。不管明月、啼鸟、菊花、蜡烛、春蚕、江水还是樱桃、芭蕉,中国人在时光中的感悟,从来不是直接去说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扬慷慨,他一定会托付给某一个意象。

走到今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更繁盛了,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都在增长。但是我们的诗情有托付吗?我们总会有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思上涌,但是吟不出口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去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在诗中就是意象。很多人会说,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我们的医药费,还有每一个人工作中的那些梦想,诗歌真的变得很奢侈。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1:08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2-暮暖清秋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14 编辑

丹韵词音2-暮暖清秋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LLVWLp
PDF文本下载:http://url.cn/VPlBRu

(节选)



二、暮暖清秋


朋友们大家好,所谓“春华秋实”,秋天也是中国人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按照农耕文明的传统,到了秋天就该丰收了,所以婚嫁很多人选在秋天,而考生赶考也是在秋天十月左右到达京城。一个清秋节包含这么多事情,它难免让人在旅途之上有很多的感慨.来来往往,看见一个变化季节的时候,心灵跟着也会有所激荡。

那么秋天在路上可以看见什么呢?所谓的秋色、秋光,是指一年的草木到了它颜色最为丰富、层次跌宕、五彩斑斓,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寒冬的那个时刻。秋天可以说从早春鲜嫩的蓬勃经历了整个酷暑一直历练到了秋天,丰厚、鲜艳,这个时候它把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之间。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它把一树一树的叶子都招摇成为花朵,铺天盖地,这个季节当然让人心有所感。

人生那种匆急之感容易在秋天被激发出来。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生命一直在路上,他在奔波动荡的路上,他在迁徙流浪的路上。他一直都看着春秋代序,时光在他的眼中跑得比谁都要匆急,其实他害怕的就是老之将至、修名不利。

所以草木的摇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感受是不相同的,有人几乎没有所感生命就过去了,有人一片落叶都会怦然心惊。

清代的诗人赵翼说得好,“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一句诗说得多么鲜明,鲜明中又何等惊心。就是这点秋风,它染遍了人间的颜色,枫叶被它染红,落叶之后它就会坠地,而人间白头,也是被一度一度秋风染遍的。这个时节,人心情摇荡,看着转瞬即逝的年华在眼前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沉郁,但是走得越来越匆急。

李清照有一年深秋重阳,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面做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她说你看这个日子走到九九重阳,薄薄的秋雾已经起了,浓云再压下来,整个白天都不明朗。不明朗的是天气吗?其实是我那颗含愁绪的心。我每天干什么呢?百无聊赖在闺房中点着香,“瑞脑销金兽”,香袅袅而起,笼罩着兽形的香炉,她就在想,心中的忧愁走远了吗?“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到了重阳节的时候,北方就转凉了,无论是枕上还是去看纱窗,其实都透着一番寒意。人能够干什么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个秋菊盛开接着秋菊满地的季节,这样的一个时节,人销魂何在?你看看帘卷西风的时候,人简直比那些憔悴的秋菊还要形销骨立,还要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李清照当年的销魂。

但是秋风再起的时候,我们还有那样的心事吗?我们能够体会吗?也许今天的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诗词有点无病呻吟,其实如果心中真正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感受,再去读它,自然不同。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她写的那个情景惟妙惟肖,你曾经经历。我们走一些山水,仿佛来过,我们有时候走在路上,隐隐地听到邻人唱歌,正是你自己心里面哼的那个曲调,在这个时候都会蓦然心惊。在诗词歌赋中,往往都会又那样一瞬,让我们瞠目结舌——这写的,不就是我那一刻的心境吗?

秋天我们都曾经走过,但是去看一看柳永走过的秋天,我们有同感吗?柳永从汴京南下的时候,跟他的一位恋人依依惜别,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短短的三句,你看他写的意象:第一,声音上有蝉鸣,而这个蝉鸣叫得很冷,是寒蝉交出了一份凄切,萦悬于心;第二句写眼前,“对长亭晚”,长亭走到了尽头,人要离别了,时间走到了尽头,一日将尽了;第三句写这一刻时分“骤雨初歇”,雨还可以留人一瞬,雨歇了真是不得不上路。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1:22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3-暖照夕阳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16 编辑

丹韵词音3-暖照夕阳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VyZnpn
PDF文件下载:http://url.cn/LUgLQT

(节选)



三、暖照夕阳


朋友们大家好。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候莫过于夕阳西下,这个时刻从光影上来讲,它是温暖的,它是朦胧的。而这个时候人的情绪呢?很多人已经忙了一天。纷忙的工作,还有一天中未了的遗憾,这个时候是一种思归的时刻。

龚自珍说“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夕阳山外山,到底牵绊着我们多少歌唱呢?中国有着农耕文明的传统,农耕文明遵循的秩序就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跟着太阳出门去劳作,跟着太阳回家去休息,太阳回家的时候人也应该回来了。所以当归不归的时候,这一天的流光和心愿都无法安顿。为什么暝色起愁呢?就是因为人生易逝。一天的日子也有它的边界,走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是一天流光走到边界之上,马上要坠入茫茫黑夜,但是这一瞬间我们还抓得住,这一刻人心百转千回。其实归来,这是一种永恒的心愿。我们一次一次地出发就是为了一次一次地归来。而归来,原来在中国诗歌中的表述,曾经多么朴素。

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里,看着茫茫暮景,一个思妇想念她远在徭役中的爱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她说我的那个良人啊,他出去服役了。“不知其期”,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归期。“曷至哉”,这个时候你在哪儿呢?接着她说眼前风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全都上了架了,太阳西斜了,你看羊牛全都下来回家了,我家的那个人他到底在哪儿呢?你叫我怎么能不想他呢?这就是一段平白如话,聊天的口语,但是这是日暮晚归最早的歌唱。

千古绝唱,就是那一句著名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要小看这十个字,“夕阳无限好”讲的是空间,笼罩的这一切景象是温馨的、欢愉的;“只是近黄昏”讲的是时间,时光紧迫,渐渐地临近了黑暗,留下来的是悲伤的、是苍凉的。所以空间迷茫的温馨和时间冲破的苍凉,组合成了这些荒烟落日、几缕斜阳,组成了中国千古以来日暮情思不舍的歌唱。人面对着夕阳,有多少文人都留下来他自己的一种祈求——让日子过得再慢一点。

屈原在《离骚》里面说“吾令羲和弭节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都熟悉后面这一句,都觉得是他自己一种九死未悔的努力,是一种探索,是他自己内心志向的一种抒发。但是不要忘了前面的这一句,他要让“羲和弭节”,羲和是谁呢?在传说中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着太阳在天空循环流转。所以屈原说,羲和呀放下你的鞭子,你让它慢一点让它能够停一停,不要让时光、让黑夜这么迅速地就把我给吞噬了,因为我要走的道路太远,“上下求索”,我还需要时间。

李白在他的《古风》中说得更明确,他说,“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他说你看一看,当黄河一路向东奔的时候,落日却刷刷地西向落下了,这一切是如此匆促,这一切时不我待。“子在川上曰,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这样水向东流,日往西斜,这一东一西的奔走,生命流光转瞬即逝了。
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都是我们从小的时候大家熟悉的诗,你看看他写的那种微妙的心情。“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客愁新”,这五个字说得这么清浅,但说得真好。太阳晚了,而客子心中新愁涌起;一个日子老去了,但是一个人的几缕伤怀仍然新鲜。这种老去的时光和新鲜的忧伤交映在一起,表现为什么呢?眼前的景物变了。因为平野显得特别空旷,所以天好像近近地压在了树上,这叫“野旷”,所以“天低树”。而“江清”,江风清朗了就觉得月近人心,这叫做“江清月近人”。从日暮一点一点太阳的隐没,到月亮升起一点一点光明重新地流泻,在日暮和星月之间的流转,就是那永远不能够消歇的客愁。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1:33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4-千古明月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18 编辑

丹韵词音4-千古明月  下载

MPE3下载:http://url.cn/W89VNq
PDF文本下载:http://url.cn/M846iT


(节选)



四、千古明月                                           


如果让我们只想一个最典型的中国诗坛上的意象,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想想看,我们背的古圣先贤那些诗,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只”顿下这个酒杯,到苏东坡接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中间有过多少追问?

我们都知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李白在月下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所以他的结论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有在这一轮中国诗坛的明月前,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我们每天都迎着旭日东升去上班去工作,你看见的这一轮太阳永远是热烈的、是圆满的,它永远给你光、给你一些能量。可月亮呢?月亮永远给你一些周期性变化,它永远是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光悲欢离合里人的平常心。人向太阳学习了进取,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发奋、有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平常,这样一种平淡的心情,可以去看轻很多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一种真正的逍遥。

明月的这种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所有的这些特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重要的,他是你一个心灵的映像。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爱写明月诗。

有一位诗僧说得好“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其实,人的诗往往写出来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正因为月华有象,所以他就在这个上面寄托了他所有的向往。

人在小的时候看见明月都是会惊呼的,因为他不确定他看见的是什么。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多像小孩子说的话——天上是个白玉的大盘子吗?哎呀,是不是王母娘娘照的镜子突然挂在天上了?所有的这些想象人长大以后还会给我们惊喜。苏轼说他留宿在九仙山的时候,深夜里被老僧唤醒:“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说,赶紧起来看,一转冰轮渐渐地从山缺处涌起来了。“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这就是人们对于这一轮明月不同质地的推敲、揣测,对它所作的那种描述。我们想想看,在初一、初二,称为朔的这个时段里,我们几乎是看不见月亮的,初二以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嫩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我们称为望的这个时候,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镜像,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就在望朔之间周而复始,这就是中国的农历,为什么要以一个月、一个月来相计算,它是一种循环,他是一种不死的精神,大家最经常知道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是嫦娥,嫦娥正是因为吃了长生不死之药所以奔月。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树,吴刚一斧子一斧子地砍着这棵树,砍而复合,砍而复合,所以,整个在月亮上面代表的这种精神,其实都是一种周而复始、流转之中,精神的那种长久,精神的那种轮情。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在中国道家文化中,任何东西都是在损益之间相互变化的,这和福祸相依的观念也是一样的,用一种辩证与变化的心情不看待明月,把这样的目光移到时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怎样去完成内心一些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也许因为是嫦娥的缘故,月亮又变成了女性的化身,因为它安静、和谐,就是今天,咱们去听,有很多童谣都是在唱太阳公公,但是从月亮姐姐叫到月亮婆婆,月亮一直都是一个女性化身。也许我们每每看着月光的时候都会去揣测,这样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情,有什么样女人的心事包含在里面,从《诗经·陈风·月出》这个诗里面说“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就已经把美人和明月挂在了一起。韦庄夸美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说这个人的眉眼如何,只说她的手腕明亮得如同冰雪一样,整个这个人就像是圆润的一轮明月。最著名的还要说到嫦娥,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有谁去陪着寂寞的嫦娥呢?

更多情的人是李商隐,他可以用整夜的时光注视着这个迷幻的月亮。“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个人要用多少时光去等到了长河中渐渐星沉月落?他在这样一个耿耿星河欲曙天里面,一直守候着这轮心事去揣测着,嫦娥也有后悔吗?为什么碧海青天夜夜心?它向人间投下的青光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心事呢?白居易写《八月十五日》他说“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这样的明月是什么?李商隐的眼中这是嫦娥的后悔,但在白居易的眼中这是相隔二千里外,不能到身边的朋友他的心随明月照进了自己的生命。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1:46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5-风雅田园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33 编辑

丹韵词音5-风雅田园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VOpfpW
PDF文件下载:http://url.cn/Vzh9F1


(节选)



五、风雅田园


朋友们大家好!田园是一个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安静的词。田园诗也是中国是个流派里面一个很大的派别。说起中国人和田园诗的关系,我还想引用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田园诗派,对田园生活的崇尚,渲染了整个中国文化。今天的官员和学着谈及归田,总认为它是上策,是生活的所有可能性中最风雅、最为老练之举,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知道生活的价值,每当深夜,他推窗凝望星斗之时,幼时学过的诗句便涌用上心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走到今天这样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当夜深人静,谁不向往田园呢?中国诗歌里的田园,其实是我们生命的从喧哗走向诗意宁静的一次回归。从传统思想上来讲,儒家一直主张一个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这种独善其身的思想,和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综合起来,给中国文人奠定了一种文化的基础,就是隐逸的文化。

提起隐逸,大家会想起终南山,真的需要那么高的成本、需要那么辽阔的山林吗?有的时候可能要更浅近更简约,那就是农村的田园。

其实田园在哪里呢?从东晋开始,陶渊明就给我们逐渐地完善了,这种田园文化。说起陶渊明,其实我们跳到脑子里的先会想起他的《归去来兮辞》。

一个人从小到大,是从他一个自然个体,逐渐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公民,我们叫做建功立业、叫做实现自我,但是现实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社会角色那是我们实现的一个成功标准吗?在社会角色实现之外,我们的自我又在哪里?比实现更高的是超越,而超越有时候体现为归来。一个生命有弹性的人,能够懂得把握的人,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他的归途还在。陶渊明的归来回到了哪里呢?他回到了人的天性,那就是自我。他回到了他的田园,那就是自然。一个自我,一个自然,内在与外在真正融合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社会角色的穿越,而真正抵达了心灵的自由。所以抱朴含真,这是田园诗派的核心价值。我们其实提起田园诗,总会说它的景色写的多么浅淡,它的词句白描般的优美,它的风光让我们赏心悦目。其实在我看来,这一切都还不是它的核心价值。人怎么样才能够欣赏真正的自然,才能够不矫情,不做作,不雕琢、不违心,那是他心里的一份天之本真。

陶渊明在彭泽令的任上,因为自己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因为小小的一件事情,说上级要来视察,你应该束带见之,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穿上正装,以一种很隆重的礼仪去迎接上级,陶渊明就感到很不快乐,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我就为了一点衣食,我就要委屈自己的心情吗?不愿意!于是他开始召唤自己的魂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实今天我们问世界的话很多,问别人的话也很多,可是我们还追问自己吗:你为什么不归来?有的时候我们会抱怨,这么紧张、这么困顿、这么纠结,但我们问过自己吗:你为什么不归来?田园已经快要荒芜了。接着他跟自己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心、形这是两个层面,心是生命的,形体是生存的。而心灵做了形体的仆人,这件事情你还不失落吗?你还不悲伤吗?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是你自己让一颗心,委委屈屈地去伺候你的形体,因为你的形体有很多欲望,在这个世界上,你要享受华服美食、香车宝马,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的心受委屈去谋求。好在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事情你知道已经做错了,未来的日子还远,那就放开自己的心,勇敢地归来吧!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好在你迷失的不久,还有年华回得来。现在做对了,那就回去吧!在他归乡的这条路上,短短的一段路,其实只有八十多里,可是你看看他的心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说:一路上的好风吹着我,我觉得衣袂飘飘,不断的问划船的人,离我们家还有多远,还有多远?这条归来的路,他自己难道不认识吗?他为什么要一遍一遍的追问别人,是因为这种心情实在太迫切。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忍不住下了船,撒腿就跑,远远地看见自己家里的人,都出来迎接了,自己的孩子蹦蹦跳跳的扑上来叫爸爸。走进院子一看: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陶渊明归来的这个时刻,我什么时候念起来,眼前的这个画面都让我特别感动。你想一想,回到久违的家,觉得好就没收拾了,有很多花花草草都已经颓败了,好在那个很皮实的松树、菊花还都活着。带着孩子进了堂屋,暖暖的一壶酒在桌上等着,这就叫做归来。

陶渊明这个人的了不起,就在于他能用最平白浅易的笔触,去写我们都曾经经历,但是在心而不能在口的那么一种感受。

这样的日子回来了,回来久了会觉得平淡吗?好在平淡就是他所喜欢的常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滕之易安。我能斟这点小酒,远远地看着我院子里这些花花草草,我就很高兴了,我们家的小窗户底下,足以寄托我这一身傲骨,虽然我家地方不大,容膝之地,但是我可以安顿。

我们现在都喜欢住大点的房子,房子大跟安顿还真不一定成正比。房子大,多大是个边呢?大房子里可以装很高档的家具,可以有很全的设备,可是这一切真的让我们安心了吗?好的家,是人可以安顿的地方,所以陶渊明就在他的那个家里面,甚至他不愿意出门,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小院里面溜达溜达,觉得日子挺好,有个大门也经常关着,我用不着出去;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一走,经常眺望远方,他在望什么,很多人都在眺望。有人在眺望功名,有人在眺望故乡,有人在眺望爱人,有人在眺望梦想。对陶渊明来讲,他已经足够奢侈了,因为别人眺望的那一切,他都已经拥有了,他不再需要。他的亲人在他的身边,他的安顿就在他的家园。他也眺望,他看的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托孤松而盘桓。他的眺望看的是云,看的是鸟。看的是云在天心那份自在,看的是鸟倦还巢那份温馨;他看的是孤松之下一个人流连忘返那样一种闲情雅趣。所以他就一次一次对自己说:归去来兮,请溪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我回来,也不是为了有了闲工夫,总是在应酬、交际,我可以息交绝游。这个世道既然大家都汲汲于功名,跟我做人的观念不符,那我就在自己家好了。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但是他不是一个冷漠的人,他不是一个愤世而嫉俗的人。他回来,有他一份浅淡温暖的乐趣。亲戚之情话,他爱孩子,爱家人,有朋友能和他聊天。即使没这些人的时候,乐琴书以消忧。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1:59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6-登临况味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34 编辑

丹韵词音6-登临况味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JdEPV5
PDF文本下载:http://url.cn/NANYLt

(节选)



六、登临况味


水阔山长,先说一组大家听起来很熟悉的诗,李白渡荆门,送别朋友的时候看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王维在《汉江临眺》的时候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的山水。杜甫登上岳阳楼看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杜甫看到的山水。而韩愈呢,他看到了一个清浅的山水风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每个人看山见水,其实都留下自己的印象。看山看水,里面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视点不同。刚才咱们说的这些诗,虽然个人观感不同,可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登高远眺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的印象。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登临。

登临,不过是给我们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里,这是一个平视的视角,我们会觉得天高地阔,有很多东西都比我们要伟大,都比我们要辽远,所以一身渺渺,有的时候会觉得孤单和无助。登临,其实会改换另外一种视点,当人在山边,在水涯,有时候会真正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自由自在。

在中国的山水诗里,我们老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人远眺空间的时候,往往他望见了时光。空间有时候是一个载体,越辽阔,其实你对历史那种悠长隽永和庄严,体会也越深刻。

最早在曹操写《观沧海》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天高地阔,人的那种雄心壮志的震撼呢?曹操,建安十二年,追击袁尚袁熙,大胜归途上,东临碣石。他看到那样一个秋天,在天下走过那么久乱世之后,他的手中,天下归于稳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一段描述气定神闲。我们今天写大海,往往会写出大海的波涛汹涌,写出它澎湃的浪花,但是,在曹操的眼里,这个沧海是宁静,宏伟,辽阔的。

所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切隽永而恒定。看到那样丰茂的树木,看到秋风萧瑟的时候,远远的波浪渐渐地涌起。这一番从容气度,其实是他一种襟胸,在客观的,自然的山水之间的折射。他在这个地方看见了岁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在这首诗里,我们能够看见日月星辰的轮转,我们能够找到,在这样一个轮转之间,时空的交错。

辛弃疾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时候,也是一眼望断长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滾滾流。千古事跟长江水,是怎么样融合在一起的呢?时间与空间,在这里,找到了一个转换。杜牧登上乐游原,望着天空,看见的是,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长空上消失的岂止是归鸟,还有万古的心事,也销向了澹澹的长空。包括大家更熟悉的李太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空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时间。为什么会找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因为人要找到眼前的一个依托,一份安顿。

今天我们看见的诗仙李太白,他是一位高处的飞仙。李白一生是喜欢登临的,我们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视点?李白的视点,是望向现实之外,望向宇宙苍穹。他望见的不是人间的规则,而望见的是生命永恒的超越。李白写《庐山谣》的时候,起笔亮出了自己的立场,起笔标明了自己是何等人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他说,我本来就不是那种按照儒家功名进取,循序渐进的一个凡人,我对于孔子那样一套济世之道,本身不是太认同。

李白说,我觉得,我会有另外一种追求,我追求什么呢?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因为他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大川,有他生命另外一份寄托。因为山川是永远活在世界上的,它们从远古带着那些远古的心事,带着远古的风流人物,一步一步经历春夏秋冬,走到了我们的生命里。

所以,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寻的是神仙。在寻找之中,他自己变成了了不起的诗仙。这样的诗写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并不在李白多么从容得志的时候,恰恰这是在他的暮年,流放夜郞途中遇赦,返回的时候游庐山。想想那个时候,他也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了。他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他看遍了世间的变乱,他的心为什么还如此飞扬呢?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登山观景的经历,但是,我们可曾看过,李白看见的这一切呢?他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人在一座高山之上,看见的是整个的大江茫茫,人世的变换。他看见的黄云动风色,而白波九道绕着整个的这个山水。大家看一看,这样的一个视点,相当于今天,我们航拍才能看得见的景色。李白为什么能够看见,航拍才能看见的风景呢?我想,李白的生命是有翅膀的,一边是酒,一边是诗,他凭借着诗情和酒力,成为一个凡间的飞仙。所以,他的视点永远与众不同。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2:09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7-剑啸长虹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35 编辑

丹韵词音7-剑啸长虹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OG8H6x
PDF文件下载:http://url.cn/TBLMaC

(节选)



七、剑啸长虹


千古以来,文人的心里都有梦,很多人知道文人济世做官的梦。其实,除了做官,还有一个大梦几乎所有文人都做过,而且一直都不肯放弃,那就是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有很多词,比如琴心剑胆、比如书剑飘零,总是离不了一个剑字。在大家的观念里,剑啸长虹,宝剑,宝剑,它本身是带着色彩的,它象征着正义。它象征着扬善惩恶。这一柄剑上凝聚着多少文人的梦想。很多文人,在他们的身上,剑是一直不曾离开的一个配饰,剑在身边,握住剑柄,心就觉得有所寄托。也许,剑在生命里是一个浪漫的配饰,它不同于笔,不同于扇子,不同于文人在吟风赏月时候拿着的那些东西,它让你觉得心里有底。所以,剑,同样也是文人们心中的执着。本期就让们通过古文诗句来解析文人墨客剑啸长虹的豪情。

我们都知道诗人李白,但其实换一个角度再来看,我们也能看见一个剑客李白。《新唐书》里记载李白这个人,说他喜纵横,好任侠,这样一个爱好纵横术,爱好击剑,性情狭义、率真的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我看到这个记载的时候就在想:都说书剑飘零,李白离开他的故乡时候,甚至连书都没有提,直接说的,就是带着剑就走远了。有这柄剑在,他就可以有一种不屈己、不甘人,那样一种磊磊风骨。他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他自己写诗说: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剑和酒是他生命里面很重要的两种东西,我们光知道他酒入豪肠,可以吐出半个盛唐,写了很多好诗,但是我们不了解,如果没有这点剑气的话,他的生命也不会活得这么潇洒,而且他有何等的豪迈。

他有一个想象,就是有一种诗意纵横的倚天长剑。他说: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鲸鱼这个意象,在古人想象中常常代指一些恶人。跨海斩长鲸,其实就是想,要这样一把倚天长剑,壮士雄风,去平定世间的那些不平事。他想的是去做一个有梦想的政治家,他想的是做一个有豪情的侠士剑客。写诗这件事情,不过是他剑气纵横的一种铺展而已。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怀有使命的,这种使命不是留下他的辞章,而是以诗为证,天地之心,英雄气概,需要做点事情。他不科举,是因为他不屑。他认为,他可以有一种超乎常规的方式,直接去实现自我。比起手中的这支笔,他宁可更相信手中的剑。

你看,他有多少次心意苍茫的时候,他讲的不是笔,而是剑。他游历四方,他说: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他从来不认为他那样一种深沉的忧患,是他的笔尖可以拂掉的,他必须要擦拭他的倚天长剑,面对长风万里才能涤荡他的胸襟。

他这样走在世事上,他看的风云多,他走的坎坷同样也多。但是他一直没有放下那样一种壮志。他在给朋友写的诗里面说: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一个一个不眠长夜,他在抚剑,为什么呢?他的心有所不平,他要用这口剑去斩尽鲸鲵,去“澄清洛阳水”。什么意思呢?就是收复失地,这是他的梦想。某种意义上来讲,李白的生命中离不开酒,李白的生命就离不开剑。有的时候他宁可不去做一个文人,但你不能剥夺他做一个剑客的资格,所以李白一直都做着他的边关梦。他也曾经写过古乐府的试题《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其实是李白的梦想,哪怕身上的金甲铁衣都已经破碎了,哪怕敌军重围,但是真是要去杀敌的时候,就率领一点残兵残将,他也敢持着一柄长剑杀入重围,建功立业,这样的气概不是所有的文人都会有的。

一个时代有大梦要看这个时代有多大的疆场。所以李白这样的剑客产生在大唐,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成就了一个大英雄。他曾经写过一个乐府旧题叫《结袜子》,这首诗里他歌颂了他特别心仪的两个人“燕南壮士吴门豪”。燕南壮士指的是谁呢?当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荆轲离开易水的时候,白盔白甲,白马送别,那么多人,萧萧易水寒,有一个永不消散的音乐声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那就是高渐离击悲筑。荆轲一去不返,刺秦没有完成,那么这样一个乐师高渐离,当年曾经目送荆轲远去的这个人,他想要接过这个义士的梦想。因为他击筑实在太感人了,秦王也希望听一听,但是又知道他是燕太子丹的故部,他是当年来差别了来刺秦的荆轲的故友,所以他进来击悲筑,那么一定要把他的眼睛弄瞎。被弄瞎了眼睛的高渐离在他的筑里灌上了铅,他离近了没有戒备的秦王,秦王不会去提防一个瞎子。那么他击筑的声音让举座沉醉,当大家都开始逐渐放松警惕的时候,他循着秦王的声音,举起来灌满了铅的悲筑,砸向后来的秦始皇。这样一个盲人在这里,他是在赌命。所以,一个有眼睛的壮士荆轲都没有刺杀到的秦王,能够被这个瞎子真的能够击中吗?最后高渐离当场毙命。但是高渐离击悲筑,他的这段故事就留下来了。燕南壮士指的就是高渐离。吴门豪,吴门的豪客,说的是谁呢?是专诸,专诸其实是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要刺杀吴王辽的时候,专门收来的义士,问他,能够能去刺杀吴王辽吗?专诸就装成了一个跛脚的厨师,他烤好了一条鱼,鱼的肚子里面藏着剑,这就是后来戏曲题材上不断提到的鱼肠剑,他在献鱼时一边剖鱼,离得吴王辽很近的时候,突然抽出鱼腹宝剑,刺死了吴王辽。当然,这也是一个赌命的豪士,他显然是不能生还的,他也当场毙命。那么,击悲筑的高渐离和刺王辽的专诸,这样豪侠的烈士,这种抱死而去的勇士,这就是李太白心中真正不朽的英雄,所以他要写“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谁给他知遇之恩,他愿意把自己的性命去回报。在李白看来,我如果去死,那就要死得如同泰山,而不是轻于鸿毛,这就是他心中的义士。所以,李白一直在寻找着这样重视他的君王,而不仅仅是把他养在宫中作三首《清平乐》歌舞升平。他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翰林学士,他更希望的是建功立业。

所以,李白曾经写过《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是典型的边塞诗篇。什么时候天山还在下雪,五月人间什么天?人间四月就芳菲尽,只有山寺桃花才始盛开。但是在天山之上,五月还在飞雪,这个地方没有人间的灿烂春花,只有入骨的凄寒。但是这个地方李白还是心仪,这个地方还能够听到笛声,笛声闻折柳,春色未曾看,都是离别,为什么他还是愿意去?就是因为“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日子过得多苦啊,一清早要去打仗,听见金鼓已经在催人奋进了,深夜里面只有在鞍子旁边,靠着马鞍睡一睡觉。在边关上的岁月,没有安眠的时候,人永远都在征杀之中,但是他们心甘情愿,因为这一口腰中的宝剑,是为了直为斩楼兰。这就是李白的大梦。李白放不下他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也蹉跎了他的一生,从他十几岁,好任侠,喜击剑,云游四方,二十多岁的青春走过了,三十多岁的壮年也过去了,四十岁、五十岁,暮年渐渐逼近,一直到了六十岁,李白没有放下他的剑,李白也放不下他的浪漫和天真。他遇到了永王李璘,他要跟着永王云平判史思明的叛军。他怎么去平叛呢?他居然以六十岁的高龄天真地给永王写了这样的诗。他说“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他说,你用我吧,我去的话,根本不动兵戈,把你的马鞭借给我就行。借给我你的玉马鞭,我就用马鞭指挥着这些俘虏,都可以乖乖地如同就坐在筵席上一样,我就把失地能收复了。“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这是多天真的想象啊,拿着玉马鞭就可以去扫胡尘,指挥着这些俘虏如同坐在筵席上一样,可以一直回天回日,可以让整个的天下大定。这其实就是李白永远放不下的浪漫和天真,宝剑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它既是他心中一种豪情出发的依据,同时也是他一件漂亮的配饰,它装点了李白的豪迈,它也装点了李白的天真。李白需要的这柄剑,想去建功立业,实际上变成了他诗中最美的一件道具,让他的生命永远有一种飞扬之势,永远不肯沉沦,永远不肯衰老。这一切跟他的剑是有关的,这样的一种剑气,从骨子里、血脉中流露到这个世界上,到大唐盛世,它终于开辟了一个诗派,那就是边塞诗派。

什么是边塞?边塞不过是一道生命的景篇。在边塞之上,有时候为的不是功勋,不是成败,为的只是一段漂亮的挥洒。所以我们今天念起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打仗的时候谁敢喝醉呢?去了,他就为醉卧沙场,去了,他就没有想过再回来。一个不为生还的死士,破釜沉舟,用自己满腔热血,挥洒青史豪情,这只有大唐能够有这样的诗派。所以说他的诗篇能够叫诗上的长城,这样的人是王昌龄。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外龙爸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2:52:17 | 只看该作者

丹韵词音8-诗酒流连 下载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3-9-19 23:36 编辑

丹韵词音8-诗酒流连   下载


MP3下载:http://url.cn/T6UzYe
PDF文件下载:http://url.cn/M4T2i6

(节选)



八、诗酒流连


要有多少场陶醉,我们才能够酣畅今生。中国人终其一生是离不开酒的,我们欢喜的时候叫做开怀畅饮,我们烦恼的时候叫做借酒浇愁,这一生一世在酒里面每个人酣畅流连的都是不同的心情,在诗里我们叫做流连诗酒。本期就让们通过古文诗句来解析文人墨客的诗酒情怀。


一位一位诗人捧起酒杯的时候,总会引起一种心事,曹操就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人生的忧愁可能接踵而至,只要人在成长,忧愁跟我们的生命就成正比,那么酒能够减去多少烦恼,我们在酒里面怎么样去诗意纵横呢?


我们一路看来,中国人的诗酒从来不分开。从有酒龙之誉的蔡邕,到酒虎谢玄;以就浇胸中块垒的阮籍,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个一个的人都呈现出他的风采。有酒即醉,从不吝情去留的陶渊明,可以在等待酒成的时候,摘下头上的葛巾漉酒;而酒仙李白飘洒一生;酒圣杜甫,在酒里咽下了多少心中的隐忧。醉吟先生是白居易,醉翁是欧阳修。自酿美酒的苏东坡,虽然他的酒量真的是很小,但是他留下多少爱酒的佳话。他的好朋友黄庭坚曾经说: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这个人襟胸之间的学问笔墨,只有在他酣畅的时候,才可以一一的流露。陶渊明是个以酒写心的醉相公。所有的这些人都与酒有关。如果我们这样一一的盘点下去,中国诗人在酒中的美事,简直是列举不尽。


说到诗酒纵横的年代,一定要看见那个酣畅淋漓的大唐盛世。大唐的酒意是什么样的呢?人们相逢意气的那一瞬间,如同王维写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暮一相逢,意气相投,马一栓,上楼喝酒,何等的豪奢啊!只有一个青春无敌的时代,人们的内心才有这样的简单爽朗,人的心中才有澎湃的天真。没有被世事蹉跎,所有的酒都来得那么直白,所有的酒来的都毫不犹豫。这样的酒其实在大唐的时候,比比皆是。


再看看大唐的边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的那一刻,什么已经不足惜了。人的名垂千古,那样的一种浩荡壮志,其实是跟他心中酒的酝酿直接相关的。


酒,在大唐集中表现在一个飞仙的身上,我们今天提起来总会想到酣畅的李太白。李白,一语可以概括他的人生,叫做: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我们想出来的这位飞仙,左手擎着酒杯,右手抚着长剑,浩荡的那种气概就是他的诗篇,这就是他的素描。酒几乎是他的一种信仰。


谁提起李太白,都会想起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看看这三句话的跌宕:黄河之水自天而降,奔流到海一去不返,我们的空间啊如此广阔;高堂明镜,朝如青丝暮成雪,镜中已经改变了他生命的容颜,我们的时光有如此匆忙。这么大的世间,这么快的光景,何以安生立命?最后的结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谓片言警策,说的就是这样的话。这一句话说出了李白一生的信仰。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为什么我们还要蹉跎光阴,我们还值得内心有那么多的纠结吗?我们为什么还屡屡的放下空杯呢?这难道不是一直辜负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评价自己。我们或者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我们或者在羡慕别人的生活,我们或者在悲叹自己的不幸。谁能知道天生我才一定有用吗?李白认为千金散尽还可以再来的,那么眼前我们且就今生散尽千金。所以他呼唤: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常常用一饮三百杯,就算那个时候的酒是米酒,就算甜酒度数低,我们想想,三百杯这是一个多大的容量空间。但是你再一想也不奇怪,因为这个人在发愁的时候会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既然有那么长的愁,他还不需要这么多的酒吗?


他跟自己喝酒的朋友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来来来,大家一起喝酒,不要停杯,听我跟你们说说肺腑之言。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认为那些功名啊,利禄啊,那都是最难得的吗?其实跟着相比,如果有醉乡安稳,比这一切都值得珍惜。你看看古来的那些圣贤,他们的生命又怎么样呢?屈原是一个世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圣贤,但是当他抱恨沉于汨罗的时候,他快乐吗?他孑孓一身,形容槁枯,壮志未酬。所以李白说:惟有饮者留其名。


刚才,我说的那些魏晋时候,留下来倜傥雅名的人,谁不是在酒中酩酊的呀?所以李白说,你追慕古人,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想想曹植,陈思王当年大宴宾客的时候,那真的是美酒斗十千。


现在咱们接着喝。喝到酣畅处主人不干了,说你们喝的也太多了,喝的这点钱不够了。他们可能身上也确实是没钱了。但是正在兴头上,所以李白说: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别说钱多钱少,你拿酒就是,我不会欠你银子的。那么还哪来的钱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就叫做:钟鼓馔玉何足贵。所有那一切,什么才是时间的珍稀?此一刻的心情舒畅,那是千金不换。

对李白来讲,杯中之物可以消忧,倜傥千古。之所以成为李太白,没了就就没了他的精神。喝酒还是他的一条出路,他常常被自己的忧思困顿住,李白的《行路难》面对眼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但是蓦然之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个时刻人有多少难言之隐。为什么有酒盈樽了,为什么又珍馐美味,还是一顿酒杯,把筷子一甩,当啷一声,拔出了长剑,他有什么心事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总归是要行走的。走在某一条路上,才会导向某一个目标。但是几乎每一条路都不好走:想要渡黄河,忽然之间被冰雪封住了;想要登太行,忽然之间大雪满山了。那么水路走不得,陆路行不了,怎么办呢?我可以去退隐吧。闲来垂钓碧溪上,我与世无争可以吗?这个典故用的是姜太公。姜太公未遇周文王之前,曾经碧溪垂钓;接着他又用了一个典故,忽复乘舟梦日边,这是伊尹出仕之前做过的梦。无论姜子牙还是伊尹,他们最后都是济世之才。李白也希望有人这样用自己,了解自己,但是他没有遇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路,难走难走,实在是太难走!这么多的歧路我怎么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人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李白就是李白,他不会沉闷与此,他会一瞬间跳脱开来。为什么说李白的酒是一条出路?就是因为他的自我始终都在。大多数的人喝酒会越喝越糊涂,但李白的酒有时候会喝到很清醒。大多数人喝酒是为了忘却,但是李白喝酒是为了记得。他的自我从不迷惑。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