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6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法综合] 会害死你的7种低效学习法!90%的同学还蒙在鼓里!这8个办法快速提高成绩改变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1:27: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毛毛虫 于 2018-12-17 18:10 编辑

会害死你的7种低效学习法!90%的同学还蒙在鼓里!
这8个办法快速提高成绩改变现状

都在刻苦学习、拼命背书做题,但是成效却不高,事倍功半。今天壹牛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令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你躺枪了没。

1拼时间而不是拼效率

学生A
我现在高三了,学习效率很差,别人做一道数学题十分钟左右,而我需要四十分钟,我只有拼时间,每天睡眠不足三个半小时,直到今天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出力倒是出了不少,但结果让我很失望,我快要坚持不住了,每天上课都是强打着精神上课,我该怎么办?

分析:

高三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抱着“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拼命挤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自己的生理极限,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在自己非常痛苦地看书做题的时候,那些比自己成绩好很多的学生却似乎很悠闲。殊不知,这样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陷入“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应用在这里,就是指低效利用时间的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效却不见长甚至越来越差,而高效利用时间的学生投入了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效。

建议:

首先需要谨记这句话:“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其次,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如何来实施呢?

01做好时间规划,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好一天的时间,设计出一张细致的时间表,最大化利用时间,切记不要占用了休息时间来读书,却在应该读书的时候感到疲劳,一定要劳逸结合。比如周末、假期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按照记忆规律,早上8点到12点和晚上睡前这两段记忆高峰背记文科类的内容,在下午拿出整段的时间做数学或文理综合卷子。

02学会舍弃,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
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03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比如: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因为容易走神、被打扰,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比如早上和晚上。而像做题这种需要特别专注不容易被打扰的学习,可以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比如下午的时间,或者下课的十分钟。

2喜欢钻偏题题
学生B
我觉得做大量的偏题怪题才能显示出水平,那些比较容易的题太小儿科了,我都不屑于
做,不然怎么拿下那些“压轴题”呢?
分析:

做难题怪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练习并提高学生攻破“压轴题”的能力,但是在复习中,过于钻研这些题型,难免会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丢了芝麻的境地,甚至舍本逐末,
丢掉了基础知识。

建议: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在高考前夕,很多学校的老师对学生说的就是,你们不用再做题,回去好好翻翻课本,做做课后的习题,看看基础的东西。我想这还是说明一些东西,高考毕竟很多都是基础题,丢基础去挖高大上的,实不可取,更何况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避免偏钻,有重点地练习。但也并不是说难题就不可以做,而是不该去“钻牛角尖”。

3刷题漫无目的,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
学生C
我升入高三后,除了完成课下作业外,还坚持每天针对自己的薄弱科目进行专项练习。爸妈也四处搜罗了各类复习题给我做,原本以为这样刷题是有效果的,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薄弱科目——外语、数学仅有稍许提高,而强项化学却掉到了中游水平。
付出和收获怎么相差这么多呢?

分析:

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甚至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得不偿失。

建议:

所谓“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还是复习、做题,都应该抓典型。做题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做,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

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

4旧错屡犯,不知道总结分析
学生D
同一类型的题我总是一错再错,那些错题我也分析了啊,可为什么再次遇到还是不会呢?

分析: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少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没有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认为自己没有记住。其实,有些错误的产生是因为错误思维造成的。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做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建议:

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一则总结分析原因,防止在同一个地方频繁摔跤,二则可以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

5复习没有方法,盲目跟从
学生E
小A英语很好,我这一科却很差。我就照她的方法来复习,买来了她用的一些复习资料,尝试
她的复习方法,可是感觉效果不好啊。怎么回事?
分析:

成功的人、成功的方法一定有他成功的地方,确实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一样,同样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如此,也即我们哲学上所学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道理。小A的方法并不适合学生E的自身情况,所以才会造成“水土不服”。

建议:

每个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分数差距比较大,升学目标也相差甚远。具体来说,600分、500分、400分等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所以复习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

模拟考试成绩在本二线以下的学生应该把复习重点定位在给分题和基础题部分;本一线以下的学生应该在确保前两种题拿分的同时关注中档题和部分综合题的复习;准备冲刺名校的考生则应更多关注中档题和综合题的强化训练。

复习方法应因人而异,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如果确实不知道如何去学,不妨去问自己各科的老师,他们最有说话的权利,多年从教也能摸索出自己的套路来,再结合老师所教、自己所能掌握的程度,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策略。

6做题照本宣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F
平时老师讲的题都会,但因为习惯了老师讲题解惑,考试时题型稍微变换一下,就变得无所适从。
分析:

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不知道融会贯通,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了。平时学习复习的时候已经习惯于老师讲题解惑,做题、考试时不善于自行思考,喜欢去“套”。做作业的时候也喜欢参看答案或在课本寻求解答,有去思考却往往不能深入。虽然有些同学整理一些错题本、典型题等,但是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简而言之,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做题思想。


建议:

凡事要多靠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总想着依赖外界的力量。

同样一道数学题,自己花一个小时做出来,和花五分钟从老师同学那里问来,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自己思考过,总结过经验,下次再碰到,就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

问别人,可能你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且表面上对这道题吃得很透,但下次再碰到,可能还是不会。现在花一个小时看起来比别人多用了很多时间,但高考复习是9个月的事,9个月综合起来,这一个小时肯定是小于别人在这道题上花的时间的。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是有义务帮助你的,所以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寄望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你,不如自己努力。

7不良情绪影响
情绪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如果孩子现在有以上这些问题,那么就快点行动起来,不只是高三的同学,其他年级也同样适用哦!
更多真题资料可点击下面图片购买

本文由娃娃头编辑文章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壹牛】2019高考家长2群 702946449(限2019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2020 高考家长3群704328650(限2020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2021高考家长2群714481580(限2021年高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 中考家长2群524951461(限2019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20 中考家长群 602378231(限2020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21中考家长群 337231456(限2021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小升初家长2群 933288861(限2019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20小升初家长群153776075(限2020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小学家长群 122284038(限4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际高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欢迎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2-20 14:17:5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好,对我的孩子会有帮助,等她周末回来给她看看。她就是觉得听课听懂了,但是做题又慢的不行。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1-19 21:19:2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好,谢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