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62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壹牛大神专场】赵爸谈孩子学习那些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8:3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532725727 于 2017-1-16 21:02 编辑

【壹牛大神专场】赵爸谈孩子学习那些事(三)




前两期,我们在壹牛家长圈论坛和网站推出了壹牛高2019家长群大神——赵爸的关于孩子学习那些事,在圈内影响比较大,具体网址如下:



应广大家长朋友们的要求,我们继续发表赵爸的分享内容,供大家学习与交流。且听赵神娓娓道来——











《赵爸谈孩子学习》系列之五




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一直以来,跟很多家长交流,都会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一谈到孩子教育,势必说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然后普遍认知都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知识,成绩就是知识学习效果。

      我们好好审视下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你会发现有一种人非常优秀,不管让他面对如何全新的工作或者环境,都能很迅速的融入、适应、掌握新的知识要领,通俗点,就是通常讲领导喜欢的上手快的类型。如果此人的情商再高,加上永不言败的逆商,基本就行走江湖,独步天下了。

 成功人士=学习能力+情商+逆商+财商(我总结的公式)


  我分析过此类型的几个案例,去探究其成长的本质,最终回到了学习能力这个点。


  很多家长认为品性修养是第一位,学习是第二位,我不否认品性修养的重要性,但这个依然取决于学习能力,任何方面的成长和教育都脱离不开学习能力。比如良好的礼仪,家长也提醒过,教过该怎么做,但孩子当时听了,好几天,又完蛋,而学习能力强的,他认知到这个对他有用,就会认真对待,变成自己的礼仪。


  父母给孩子培养(其实这里我想用灌输两个字)的品行和修养基本只能到其高中毕业,尤其是进入社会后,他自身品性修养再提高只能靠自己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在与别人交往的同时就会观察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知道自己怎么做。试想,如果没有学习能力,以往的品性修养也会渐渐丢失,更谈不上提高。


  回到学校学习的核心问题上来,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普遍在教授孩子知识点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家长不停的给孩子找题刷题,大多数全部关注的是知识点是否掌握,很多时间忽略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各自扪心自问下,学校学习的知识有多少现在还在用,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自我学习能力。


  由于这种急功近利对成绩的要求和对学习肤浅的认知,导致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对知识点的狂轰乱炸,而完全不懂如何去学习。学校的教育基本定位于知识的学习,碰上能指点学习方法的名师那是福分,所以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力军在于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要介入而不帮助。介入是介入孩子的学习过程,观察其学习的方法、习惯,发现问题指出,教给他正确的方法,然后督促其坚持改正稳定成习惯,努力培养孩子自我学习能力。不帮助是指不要给孩子讲题,不帮助孩子做学习上的事情,这样会让孩子养成相当大的惰性,自身不去形成自我的学习能力。


  其实举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很多新闻报道,目不识丁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几个都是大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没有能力教,更花不起钱去补课,孩子只能在提前预习,课堂上尽量吸收,下来不懂的死缠烂打的找老师问明白,仔细观察分析成绩好的同学的方法,习惯,偷师学艺,哥哥姐姐的言传身教,逐渐憋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但这种能憋成的凤毛麟角,所以大部分开始还是得家长引导。


  一旦学习能力养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成绩基本就是个渣了,基本是注意力放在什么方面,什么方面就优秀。之前笔者也遇到过神人,平时狂玩,不上课,到期末考试前2个星期老实看书,成绩基本在中上甚至靠前,现在我不会把他当神,只会膜拜他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他有什么天赋。


  所以我一直跟我儿强调,生活,学习,其他方面都是相通的,学习能力贯穿其中,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一定会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找到也出类似的问题。


  亲们,多把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上,明白学习是为了学习学习能力才是明白人的做法。





《赵爸谈孩子学习》系列之六





知识该如何学?



  上一期讲的是学校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学习能力固然重要,话说咱也不能不说学知识,不然学校考试怎么办?不然出了校门步入社会后,知识忘完了,真要喊老师退学费了。

  知识应该怎么学,首先得把知识整体看透。每个知识点我把它比作一片树叶,树叶又依附于小枝条,小枝条又依附于大枝条,大枝条又依附于树干。当你一叶障目看不见森林的时候,眼中的就是知识点,当你在山顶,俯瞰森林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知识的网络。


  我分析了大量自己孩子的试卷和错题,也看了不少孩子的数据,最终发现大部分孩子学习知识是有问题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先来说知识点--树叶。树叶作为整个知识森林的最小单位,也就是各科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对于一片树叶,很多孩子学习完的结果一般是:哦,这个叶子我知道,巴拉巴拉……然后叶子一多,就开始混淆,更何况是让他说出这一片叶子上的脉络是什么。举个孩子的例子,我让他写菱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条件,他把菱形的一个判定条件写成菱形的定义,这就是叶子上的脉络不清楚,不知道这片叶子跟其他叶子的区别,基本概念模糊。但这个影响孩子做菱形的题吗?一般来讲,不影响,所以大多数时间蒙蔽了老师、家长、孩子,感觉孩子都学了,都会了,一旦题的陷阱在叶子的脉络,基本就必死无疑。

  另外一端就是知识的网络化。大部分孩子的知识体系建设基本属于烂尾楼工程,类似园林绿化每年修枝后散落在地上的树枝。大部分的叶子依附于树枝,树枝与大树枝脱节,你让他把树枝复原到树上就有问题了。知识点相对集中成片,没有与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联系成网。考试的压轴题,基本就是以网状知识体系考察孩子对知识的整体驾驭和思维能力,普遍现象就是,压轴题考的树叶都是大纲之内平时学的知识点,老师一评讲,大家都觉得每个点都会,然后讲到网络节点的时候,下面一群孩子,"哦",然后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


  话说你如果随时漫步森林俯身捡拾树叶细细端详,看大自然赋予每片树叶的造化之美和区别,时不时爬上山顶俯瞰森林,日出日落美景尽收眼底,现在的你,应该知道知识该怎么学了吧?




《赵爸谈教育》系列之七




错误的“劣势补救法”



  补课,永远都是大部分孩子和家长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什么要补课,之前的专题已经讲了,由于大部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于是在课堂效率不高,没有科学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再去补课来弥补学校学习的欠缺。

  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认知,甚至于很多老师也这么认为,当然是哪门功课差,咱们就补哪门,还得花大力气,一个地方补课不够,那就再来一个,这个就是"劣势补救法"。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办法,为什么我会说是错误的,听我慢慢道来。


  举个例子,一个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不仅是当地人希望脱贫致富,连上级领导和外面的爱心人士也渴求帮助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资金扶贫,基础设施破旧落后,那就修农田水利、修路、修学校……跟学习上的缺啥补啥一样,结果呢,能脱贫不?肯定不能完全脱贫,为什么?因为外界的做法无法让当地百姓具备脱贫致富翻身的能力。在资金扶贫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便开始技术扶贫,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入适合当地的农作物、果树或创新技术,同时把当地领导和百姓带到发达地区开阔眼界,更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能力,最终才能扭转长期的贫困状况。


  回到孩子的学习上,劣势科目就是孩子的贫困山区,补课就是重复修补原有知识点,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强化孩子的记忆,稍微进行些升级提高。如果时间分配不当,还可能把较好的课程也拖下去了,甚至把学习的兴趣也消磨殆尽,弄得不可救药。所以不少孩子补课的效果不明显,而家长也只是为了求心安,我花了钱,也让你补课了,再学不好,我也没法了。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那就是"优势发挥法"。在教育和学习领域,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会学得更好,更快。孩子的优势科目,他一定学习起来自我感觉轻松,有兴趣,并且有一套相比其他学科游刃有余的学习方法,兴趣和成绩又会促使他的学习劲头更大,效果更好。你只需要观察下孩子晚上作业顺序,优势科目基本是最先做,留到最后做的基本都是贫困科目。


  家长一定要跟孩子分析自己的优势科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断的鼓励他将学习方法和习惯推广到贫困科目上,持续抓到劣势科目的进步点给予鼓励的正反馈,拔高优势科目,优化思维深度,通过优势科目建立比黄金更宝贵的信心。弱科,弱在学习能力和信心,而不在知识点,优势科目学习方法迁移,弱科自然提高,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高效的扶贫帮困。



  扶贫先扶志和智,劣势全靠优势带。


至此,《赵爸谈孩子学习那些事》系列专场之分享暂告一段落。感谢热心家长赵爸的无私奉献和倾情分享,一切都是原创,都是他多年育儿经验之谈,肺腑之言,溢于言表。希望能对壹牛圈家长们有所帮助,更期待众多的家长朋友们到论坛里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学习教育经验。同时也请大家在本贴后面回复,交流和互动。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2019高考家长群156704153(限高一家长加入)
【壹牛】2018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限高二、高三家长加入)
【壹牛】20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限2017年中考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限小学6年级及以下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17 13:17: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辛苦了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18 11:31:52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辛苦了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4-16 19:31: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6-1 22:00: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6-20 19:58:56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知识的网络化。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