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动机有问题?那你让TA懂得学习的本质了吗?

发布时间:2016-10-28      责编:本地      浏览:       来源:       复制链接

摘编自《让孩子从心底爱上学习的方法》

★ 弄清楚学习的真正目的

很多家长只要看到孩子学习的样子,就感到安心了。但是,孩子那时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我曾经多次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考好了会很高兴”等。重复问“为什么”,就可以看到本质了。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成绩好的话家长会奖励我”“会在朋友中占优势”才学习。首先这就有点不对吧?

重要的不是成绩,不是被家长夸奖,不是比朋友更会学习。

学习这件事是多么丰富多彩啊,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这一点。

通过学习而得到喜悦的,只有人。猎豹教孩子捕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但我们人类是通过喜悦和充实来了解学习的意义的,并且自己的学习也是为了社会和其他人的生活。

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会给后世带来丰富成果的,动物不会知道这一点。要教给孩子,生为因学习而喜悦的人类,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如果不把这教育的根本传授给孩子,无论是学校还是补习班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并不能从“有成绩才算学习”的观念中脱离出来。即使一瞬间觉得“我明白了”,心中的摆钟也会马上再次摇摆。为了不变成这样,家庭一定要给孩子反复传达学习的本质,让他们思考应当做什么。

“我们人类跟狮子打,能赢吗?”我经常这么问孩子。

“街上碰到有狮子跑出来,谁会觉得能赢过它?”没有人举手。

“在大海里碰到鲨鱼呢?”没有人说自己能赢。

“鸟呢?”这样问后,有几个孩子说“能赢”了,但他们议论,如果是老鹰或者乌鸦的话,人也是赢不过的吧。

“猴子呢?”大家仍然沉默。

“仔细想想,动物里面人类其实属于非常弱的类别。那为什么只有人类社会如此发达,你们知道吗?

“因为人类有智慧。智慧创造了现有的一切。

“例如有能连续射击的火箭炮或者来复枪,我们就能保护自己不被狮子攻击。创造这些的就是智慧。你们的生活中接触的全部都是通过人类智慧创造的。

“你们逃避学习,就相当于自己放弃了智慧。但是如果放弃得到智慧,人类就活不下来,只能坐以待毙被其他动物消灭掉。自然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智慧的人类,对动物来说只是跟普通的肉块没什么区别。

“你们自己推出过勾股定理吗?没有。但你们早就知道这个定理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祖辈呕心沥血推理出来并传授给我们的智慧。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不断延续的人类的巨大智慧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原因,是我们能胜过狮子、鲨鱼和大象的唯一的、也是最强的武器。如果不能得到这个武器,你们会怎么样呢?

“人类有合作的力量,现在在群体中被保护着,如果不学习的话,不会马上性命攸关。

“但这个时代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为止。就像狮子们会争抢领地一样,人类之间也会有战争。所以人类之间发生战争的时候,智慧就可以说是生存的力量。”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马上能理解的孩子,也有不怎么能听懂的孩子。但这些话一定要跟孩子们说,这点很重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个瞬间,可能会突然明白:“啊,当时爸妈说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 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顺序教授新事物

学习是有诀窍的。其中一个,就是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顺序来教。人类首先能接受的是具体,而不是抽象。

例如在英语课上讲“现在完成时是have(has)加过去分词”这个公式的老师,还是不成熟的。首先所有的语法都要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因为通过具体例子,才能更了解事物的结构。

“‘我曾经在大阪住过’和‘我现在住在大阪’,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是这里有区别吧?这要用英语说的话就是……”像这样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之后,就可以用抽象理论进行一般化:“这里是因为……”

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教授抽象,就会有很多学生说“老师,具体的还可以这样那样”来把它们联系起来。这是脑子转得快的孩子。为了适应他们的思维,最后也要给出具体例子。

刚要说明某个例题“是这样”的时候,学生就会下意识说“啊,老师,我懂了。我已经看过很多次了”。

这时教他们“是吗,实际上这个题是有这个套路”之后,他们就会理解“是这么回事”。

这是他们初次把具体跟抽象联系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说“但是这个结构这样来看,又会有一个具体的例子”的话,这时又有一部分孩子也能懂了。到了这一步,大部分孩子都能明白了。这就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  反复问“为什么”

孩子们体会了学习的喜悦,开始自己学习的时候,家长也会放下心来了吧。

但放心的时候正是该往下一阶段迈进的时候。

这时,家长要做什么呢?

那就是反复问孩子“为什么”。

对“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种问题,也要多问几次“为什么”后再谈到光的折射并延展到宇宙等各种知识。

跟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跟某个人总是处不来的时候,就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他要这么说”“为什么他要这么做”等,就会注意到“这个人外强中干,实际上内心也很恐惧”。这样就可以通过交流来把他的恐惧卸下,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或者感到“想被这个人所爱”的话,就要提供爱,来让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但是如果抓不住这样的本质,就只会觉得“这人真烦”,然后摆出冷漠的样子,不愉快的感觉不会消失,有时还会被这种感情所摆布。

反复问“为什么”,就能通过分析抓住本质。

家长的职责之一,就是充当孩子与社会的催化剂。孩子在踏出成长的下一步时,我们为他们提供关键词作为提示,就可以履行这一职责。

例如可以问孩子“你将来想成为谁那样?”

孩子回答“铃木一郎”的话,就可以细问“为什么想成为他呢”。

“因为他很帅。”

“为什么觉得很帅呢?”

到了这里就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答案了。例如“大家都为他尖叫,都关注他”

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大家都会关注他呢”。

“因为他打球打得好。”

“那你觉得他为什么击打率那么高呢?”

随着不断询问,最终可以得出“自己建立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默默实现,这样的人感觉很帅”这一本质。

★ 先有灌输,后有进步

在孩子还没有充足知识储备的阶段,首先要通过“传授”来教会他知识。也就是“灌输”。

有人批判灌输式教育。这种批判中某些部分是正确的,但某些部分完全不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在孩子教育中,最初阶段的灌输教育是必需的。因为脑子没有知识人就不可能思考。不明白“1”“2”“3”等数字的人,是不会想到微积分的。

开始积累知识后,人类就容易在传授的方面止步不前。

例如我把我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孩子,孩子们最多也就是知道的跟我一样多而已。不会出现飞跃。

这时超越知识的就是指导。得到知识的孩子们挑战新事物的时候,自己想创造出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说“你们自己试试,你觉得怎样做才好呢?”来引导出孩子们的想法。

出现障碍的时候,不要说“这里有问题”,而是要问:“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呢?”他们如果回答“不知道有什么问题”,那就可以问“你理想中要做什么?现实怎么样?其中的差别是什么?”

这样来把“问题”具体化,就可以继续问:“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才可以解决?”

家长只需要提问就可以了,指导的“出口”就是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指导”,重复这样的模式,就可以达到自我指导的效果。

例如“为了什么而学习”的问题,“接下来要怎么做”的问题,好好询问一番的话,就是很优秀的指导工作了。

首先通过传授来掌握知识,然后通过指导来引导孩子发现各种可能性,这是比较切实的一个流程。

本文由龙爸整理自网络,转至壹牛家长圈是为了更多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不代表我们同意其观点。若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点开下面链接继续跟帖互动讨论,大家共同交流!


孩子学习动机有问题?那你让TA懂得学习的本质了吗?

http://www.16jzq.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91&fromuid=48390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群 156704153 (限高一到高三家长加入)

【壹牛】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 (限2017年中考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 (限小学6年级及以下家长加入)





本文影响了 4 人
分享到:
最新活动
家长智慧,助力升学
  • 最新资料

【高三一诊模拟题】成都石室中学2020届一诊考试模拟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2019-12-20发布

免费试读
客服中心

联系电话:028-8669180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10点至下午17点

家长服务:985052335(微微妹)

业务合作:2247637508(龙爸)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壹牛】系列家长群
2018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 (限18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19高考家长1群 156704153 (已满员)
2019高考家长2群 702946449 (限19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20高考家长1群 255408023 (已满员)
2020高考家长2群 161108752 (已满员)
2020高考家长3群 704328650 (限20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18中考家长群 619911050 (限18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2019中考家长群 333035273 (限19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2020中考家长群 602378231 (限20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18小升初家长群 337231456 (限18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19小升初家长群 282935579 (限19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 (限4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 (限关注国际高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
【壹牛】公众号

企业公众号:壹牛家长圈
(添加:www-16.jzq-com)
主推升学资讯综述家庭教育、学习方法类内容

个人公众号:壹牛升学资源圈
(添加:sxquaner)
主推升学政策及解读类文章、以及升学资源分享
商城推荐

扫描二维码逛本店

扫描二维码逛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