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发布时间:2017-02-17      责编:本站      浏览:       来源:       复制链接

教育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2月14日,教育部召开教育新春发布会系列第一场通气会,介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文)有关情况。《指南》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强调要“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提出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先看一组数据,看看我们的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有多厉害!


注: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数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

《指南》主要有哪些特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指南》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教育主动作为”,具体概况为四个“全”



《指南》强调“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面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从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均提出了重点任务。


中小学教育,强调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


职业教育,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重点培育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


本科教育,重点推进探索应用技术型发展模式;加强制造业相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把制造业相关高等学校打造成“工程师的摇篮”。


研究生教育,强调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实践中培养博士生。


继续教育,强调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



《指南》强调要“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提出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确定了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和研发人员占比等具体目标。


同时,《指南》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发展绿色制造、打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等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均有针对性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指南》在专业设置上强调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改造传统专业。


教学内容上围绕先进制造业所需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强调要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面向高校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强化信息化、绿色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


培养模式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制造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相关专业标准制定、课程教材开发、教学实施等。推动高校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改变‘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完善工科学生实习制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要建立并推行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保证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指南》对一些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保障和支持政策,强调要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力度。


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领域,强调要完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期间的保障政策,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关支持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类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真枪实练’。


经费保障方面,强调要落实好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在实施相关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培养。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等统筹力度,支持制造业人才教育培训。


《指南》主要有哪些内容?

《指南》全文约17000字,共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人才工程、保障措施等五部分


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包括贯通制造业人才系统培养渠道,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


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


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包括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全员质量素质。


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


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主要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


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主要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提升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


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包括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



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主要依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


二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通过实施中国制造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在普通高校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重点领域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依托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


五是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质量素质教育行动,建设质量相关专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各地举办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等。


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抓好指南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本文由么么茶整理自网络,转至壹牛家长圈是为了更多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不代表我们同意其观点。若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大家点开下面“我要评论”,与众多家长朋友们一起互动讨论。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限高中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高考家长群156704153(已满员)
【壹牛】20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限2017年中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限6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本文影响了 388 人
分享到:
最新活动
家长智慧,助力升学
  • 最新资料

【高三一诊模拟题】成都石室中学2020届一诊考试模拟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2019-12-20发布

免费试读
客服中心

联系电话:028-8669180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10点至下午17点

家长服务:985052335(微微妹)

业务合作:2247637508(龙爸)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壹牛】系列家长群
2018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 (限18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19高考家长1群 156704153 (已满员)
2019高考家长2群 702946449 (限19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20高考家长1群 255408023 (已满员)
2020高考家长2群 161108752 (已满员)
2020高考家长3群 704328650 (限20年高考生家长加入)
2018中考家长群 619911050 (限18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2019中考家长群 333035273 (限19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2020中考家长群 602378231 (限20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18小升初家长群 337231456 (限18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19小升初家长群 282935579 (限19年小升初学生家长加入)
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 (限4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 (限关注国际高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
【壹牛】公众号

企业公众号:壹牛家长圈
(添加:www-16.jzq-com)
主推升学资讯综述家庭教育、学习方法类内容

个人公众号:壹牛升学资源圈
(添加:sxquaner)
主推升学政策及解读类文章、以及升学资源分享
商城推荐

扫描二维码逛本店

扫描二维码逛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