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0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孩子沟通的7个细节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9: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6-11-23 13:46 编辑

        我们总在抱怨孩子不听话,却很少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却并未做出应有的调整,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跟家长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教育也就成了毫无意义与成效的无用功。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到了解孩子并深刻反思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及时予以调整和改变。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与家长沟通,教育才会有所成效。
        这里有几个沟通方面的细节,需要家长注意的。

        一、就事论事,别抓着孩子过去的错误不放
        这是绝大多数家长都会犯的错误,比如:
        “前两天才犯的错,你今天怎么又犯了?”
        “看看你,真不让人省心,又错了,上次不是保证不再犯了吗?”
        ……
        错误就好比伤疤,伤疤总有一个结痂到痊愈的过程,家长抓住孩子过去的错误不放,就像揭开即将痊愈的伤疤。家长习惯了这样去批评孩子,结果往往是不管你怎么批评,孩子身上的错误还是改不了。
        一位家长就曾经跟我这样反映:
       孩子前几天的考试卷子发下来了,我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上次才帮助他纠正的错误,这次又犯了,导致分数不高。我把他喊过来,厉声训斥他:“你自己看看,不该错的又错了,上次也是这样,我不是帮你纠正了吗,你怎么不长教训呢?”没想到,孩子脾气比我还大:“我就这样,你管不着!”
        为了避免这种反效果出现,家长应对孩子就事论事,不要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翻旧账,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要知道,真正有效的教育是着眼于当下和未来的。

        二、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
        每个家长都希望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能积极回应。但是反过来,却又做不到。有个学生就曾经这样跟我说:
        “每次我跟他们聊天,他们总是嗯几声就完了,凭什么他们找我说话我就要很配合呢?”
        当然,有可能孩子想聊天的时候,家长正好很忙,但哪怕再忙,一个积极的回应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告诉孩子这会正在忙,等忙完了就找他聊天。家长朋友不妨想一想:你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对方一点回应都没有,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还会有继续和对方沟通的心情吗?第二次再这样,你以后还会想跟这人去沟通吗?
        同样的道理,孩子满怀期望地向你表达心中的想法,作为聆听者的你却因为忙于自己的事要么不听他说,要么假装在听而没有任何回应,那么,备受冷落的孩子,还会再来找你倾诉吗?

        三、批评后别忘了给予安慰
        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去批评。每个人接受批评后,情绪都会比较低落,心情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家长在批评孩子后,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
        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有个朋友就曾经对此深有感触: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不管怎样批评我,总是会在批评过去一会儿,或者几天之后,给予我积极的心理安慰。一次期中考试我成绩很不理想,妈妈可能也在气头上,说得比较重。当时心里很难受,但是过去一会儿之后,妈妈不但过来跟我道歉,还表达了对我的信任。这种方式让我对父母的批评比较容易接受,也不会有负面的情绪去跟他们发生冲突。

       四、一件事情只说一遍
        爱唠叨是普天下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天性,也许在家长看来,这是为孩子好,其实不然。
        唠叨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是对孩子精神上的疲劳轰炸,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重复性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甚至挑起孩子的敌对情绪,使气氛紧张起来,激化矛盾。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叫孩子起床一事,一位家长就有这样的感悟:
        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所以每天早上我都负责叫他起床。那段时间,我俩经常因为起床问题而争吵:我叫他,他不起,我便一遍又一遍地催促他,但他却嫌我唠哪,每天起床后都跟我顶嘴。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起床的时候到了,我只叫他一次,接着便去忙自己的事情。因此,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因起床晚而迟到;因匆忙而把课本忘到家里……再后来,我再叫他起床时,只叫一次他便立刻从床上起来,不仅如此,他自己还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看来妈妈的唠叨并不是坏事呀!
        一味地唠叨是教育最无力的表现,说得越多,孩子听从我们的几率就越低,我们的威信也就越低。在很多时候,凡事只说一遍,如果孩子不听,就让他去接受自然后果的惩罚,这种方式反而更有利于他把我们的话当回事。

        五、遵照孩子的意愿,适当放手
        我们会发现,当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很多学生放学后不会按时回家。他们要么留在学校里玩,要么去同学家玩,要么干脆在路上磨蹭。有个同学这样跟我说:
        “一回家,什么也不让做,一个劲催我去学习,书包还没放下呢,就催我先写作业,别急着玩。我回去这么早做什么?”
        其实,初中阶段的孩子理性思维渐趋成熟,通过家长及老师的简单导就很快会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知道学习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家长每天不停地催促,对很多孩子来说,只会适得其反。
       我就曾经在一个初中生的日记本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不要总是催我去学习,我已经知道学习有多重要了。在我这个年纪,不喜欢被人约束,本来有心想学,但是有人催促,反倒不想学了。而且,我也会自己安排作息时间,为什么不放手让我自己来安排呢。
        这个孩子的要求实际上也反映了很多初中生的心声。所以,家长不妨遵照他的意愿,适当让孩子自己做主。说不定他放下书,喝口水,休息一会就自己去写作业了,而家长一催促,他反而躺床上睡起觉来了。

        六、三思后行,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行为的导师,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那么在孩子的心中,家长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他经常和一些高年级的孩子在一起赌博。为此,父母骂他,打他,不但没有一点效果,他的坏行为还越来越多。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他们每天都在打麻将,为什么我不可以!”
        很显然,如果父母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显然也会出现问题。

        七、明辨是非,摆正姿态
        这个在第三点的事例中,其实已经提到过。随着孩子的成长,他明辨是非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父母的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哪种行为是错误的。如果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即使自己出现了错误也不向孩子认错,那孩子只能对家长的教育越来越不服气,进而越来越“叛逆”。
        我曾认识这样一个孩子,他在背后叫父母“常有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父母经常误解我,但是当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向我认错,而是找出好多借口来证明他们是对的,因此我叫他们“常有理”。
        家长朋友不妨想想,如果有一天,孩子在面对错误时也采用这样的方式,结果会是怎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