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1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小升初出大事了 天涯都已经曝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09:3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几天成都的家长们都在关注高考和中考,结果小升初就出事了。昨天(6月18日)晚10:44分,网友“古砚池”在天涯论坛发布了一篇名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你咋不上天呢?》的帖子,把这几天发生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的事情,进行了公开披露。帖子热度很高,跟帖者众多,一时在成都家长圈炸了锅。

一封网贴  引爆小升初大事件

帖子原文如下:

天涯论坛帖子《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你咋不上天呢?》部分截图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这段时间,成都私立学校的小升初录取基本都已经结束,各学校都在通知被录取的家长,到学校网站提交孩子的小升初流水号。在6月16号晚上,被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录取的家长们,收到了一则来自校方的短信,告知他们提交流水号以及其他要做的准备。其中,“学生寝室为六人一间”的内容,引起了家长的怀疑。

“之前学校在招生宣传时说的是,新初一的住宿是4人一间宿舍,现在怎么突然就变成6人一间了?”部分家长在群里开始议论。有反映敏捷的家长提醒:这不是简单的4人间宿舍还是6人间宿舍,说明学校多招了学生,宿舍装不下,才把每间宿舍住4个娃娃,改为住6个人。

学校扩招400人 引发家长质疑

因对宿舍的怀疑,引发了更多家长关于学校私自扩招的质疑。此前就有家长说,在报名的时候向学校咨询,都说的是招1300人(其中外地生300人,本地生1000人),后来在录取的时候,就有传言说“实外”暗地里增加了400个招生计划,总的招了1700人。但这个传言并没有得到证实,家长们也是将信将疑。

收到学校“宿舍改为6人间”的短信后,家长们明白过来:学校确实多招了学生,才导致宿舍紧张,之前流传的“实外今年暗地里进行大幅度扩招”的传言,被家长们认为是真的,学校在原本1300人的基础上多招收了400名学生,人数多达1700人,班数和各班人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此时,被录取了的孩子,都已经交了全部学费,有的家长已经退掉其他学校的学位,部分家长已经向学校提交了流水号,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家长校方对话 促尽快解决

6月17日,近百名被录取的家长来到实外,要求学校给个解释和说明,要求实外按当初的招生计划执行。

在家长和校方的对话中,校方比较积极坦诚,一负责人告诉说:今年确实招收了1700名学生,并表示目前只能如此。长达三小时的对话后,学校给出了解决办法。

部分家长说,校方的解决方案是:暂时6人一间宿舍的计划不变,已经交了学费的学生,如果不想读,6月24号前可以到学校全额退费,学校不收违约金。已经提交流水号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登记,没有提交流水号的学生暂时不用提交。学校已经向教育局打报告,申请能否让被录取的学生,能参加即将举行的小升初大小摇号。未被摇中的学生,由实外保留学籍。不过是否可行,要等教育部门6月20号回复才能知道。

对于校方的解决办法,有的家长表示无奈,也有家长表示不能接受,要求校方按照原定的招生政策执行。

家长们对学校的质疑,集中在几个方面:

1.私自扩招。家长们因为学校的口碑好而选择了实外,之前学校的招生公告也明确说明,今年招收初一年级新生1300名,现在却凭空多招了400人,宿舍也由4人间变成了6人间。学校私自扩招,违背了教育局的招生政策。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不该这样出尔反尔。

2.扩招后师资问题。原本师资就紧张,现在又大量扩招,师资储备够了吗?原本55人左右的一个班,现在变成了平行班60人,实验班70人左右,面对一个班如此多的学生,老师们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管理是否还能跟得上?

3.学生流水号问题。许多家长目前已经放弃了其他学校,并提交了流水号,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没有提交流水号的学生,也已经无法再去选择其他私立学校,只能参加公办学校的摇号,如果摇不到理想的学校,孩子的读书问题将受到严重影响。校方虽然喊家长可以退费,但让家长退费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也无法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希望学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望平等协商 一切为娃娃读书着想

出现这样的问题,相信是家长和校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家长们与校方应和平沟通,一切为娃娃着想。实外扩招的做法,相信不是学校老师和校长私自做的决定,作为一所成都名校,老师们是负责任的,他们也一定会有苦衷。家长们也应该相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会给家长们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实外学校的扩招计划,有没有报教育局审批,目前不得而知。根据校方此前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向教育局申报。

实外这所牛校的所有者,是成都成实外教育有限公司,该公司去年在香港上市。今年开始,其旗下的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今年小升初都扩招。教育部门批准的招生计划是:成外扩招400人,实外扩招300人,实外西区扩招100人。此计划在4月份披露后,一度引起家长的担忧,担心学校因为扩招,师资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随后进行的小升初面试中,成外和实外依然受到家长们的热捧,报名者众多。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中。孩子们能顺利上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希望学校和家长们平和协商,不要情绪化,不要激化矛盾,尽快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要让孩子们受到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20 10:25: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是实外新初一家长,内心说不出的悲哀,这几天都在为了娃娃这个事情焦虑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20 11:56:08 | 只看该作者
小升初的蝴蝶效应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20 15:21:5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扩招惹的祸!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小熊 于 2016-6-20 16:05 编辑

关于做好2016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

一、入学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规定,小升初工作应以区(市)县政府为主,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2016年,全市小升初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及《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教发〔2014〕5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规定,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结合《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教发〔2011〕4号)规定,小学毕业生在户籍所在地区(市)县参加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从2014年起,新入学初中择校生毕业时不享受省二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工作,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成教发〔2015〕7号)执行。已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将《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交回原就读小学。居住地未变更的,随就读小学服务范围内学生升学;居住地跨行政区域变更的,由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及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纳入中心城区的区域(以下简称中心城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报名中心城区艺体特长生。未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由居住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

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或委托其他机构考试或变相考试形式进行选拔招生。各民办学校应事先将初中新生入学的工作方案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备案。经审核备案后对外发布的信息或材料须与备案内容一致。若有变动,须重新履行备案手续。招生工作方案包括学校的办学基本情况、招生计划、招生办法(包括流程、内容、方式和具体时间)、录取规则、录取时间、咨询及报名方式和收费项目及标准等。

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1号)文件规定,特殊人才子女入学,应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

二、学位计划

各区(市)县应根据小学毕业生人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每位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都有初中学位,不得任意停办初中或减少初中学位。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调研区域内初中学校分布状况、规模及适龄儿童、少年分布状况、人数等情况,科学安排初中学位,严格学位管理,按照《工作方案》规定,制定初中学校招生计划和划片派位方案,汇总后报市教育局、市招考办备案。小升初划片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办法, 优质初中“多校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得将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片区划定后要及时公布。

民办学校实行招生计划备案制。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对各校提出的年度招生计划备案申请进行核准,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将审定结果向市教育局备案。

三、毕业信息采集

小升初基础信息全部通过网上采集,所有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1日至22日登录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通行证,进入毕业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个人信息的核实和修改。

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所有小学毕业生均须进行网上信息采集。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须于毕业信息采集前向就读小学提供相关材料,由就读小学按学生实际户籍所在区(市)县进行材料汇总和统一转交,由户籍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按户籍所在地的小升初政策入学。

在外地就读,2016年要回成都市就读初中的成都户籍小学毕业生,应于4月11日至22日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学籍证明材料上原则上应有准确的国网学籍号)到户籍所在地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行信息采集。
户籍不在成都市,在成都市以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若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需在成都市就读初中的,不参加4月份组织的网上信息采集。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地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

根据信息采集和资格审查结果,为方便管理,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编定报名流水号。报名流水号共8位,前5位为各区(市)县小学代码(小学代码前两位代表各区〈市〉县代码,例如:锦江区天涯石小学代码为01402),第六、七、八位数为学生流水号(001-999)。

四、中心城区学位确定

2016年中心城区小升初的学位确定分四个批次进行,凡上一批次已确定学位的学生不能参加以后各批次的学位确定。

第一批:艺体特长生。招收艺体特长生均实行网上报名,凡具有中心城区户籍及已在中心城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通过市招考办网站报名,学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素质测试后,确定是否录取。艺体特长生招生具体工作另行安排。

第二批: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招生实行网上报名,学生自愿通过市招考办网站完成网上报名,每一位小学毕业生原则上限报三所。各民办学校自主录取,安排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确认录取资格的时间应不少于三天。

民办学校公布本校当年的招生方案、开展咨询时间不得早于4月15日。实行网上统一报名的民办学校,外地生源网上报名时间4月18日—4月25日,自主招生组织实施工作不得早于4月30日;本地生源网上报名时间5月16日—5月23日,自主招生组织实施工作不得早于5月29日。

第三批: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学位确定。第三批次学校实行网上报名、在符合条件的学生中随机派位录取的办法。若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数未超过学位计划,则直接录取所有报名学生。网上报名工作6月下旬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凡具有中心城区户籍及已在中心城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可登记报名参加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随机派位。具有成都市郊区(市)县正住户籍及已在成都市郊区(市)县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在市招考办办理学位确定手续的除外)可报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凡具有青羊区正住户籍(限女生)及已在青羊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限女生)均可登记报名参加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的随机派位。

第四批: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实行“四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录取办法、统一工作程序。各学校一律不准提前、违规招生,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程序统一进行。

各批次学校学位确定后,学生家长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第四批学校学位完全确定后,学生家长应在7月22日前)到初中学校办理报到手续。

郊区(市)县初中学位的确定,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完整的初中入学方案于7月1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五、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大力实施阳光招生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做好小升初的宣传工作,通过在校门外、校园网、教育局门户网站发布公告等多种形式,将每所初中办学条件、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办理程序和入学结果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相关政策和重要信息向市民公布,确保家长的知情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2016年成都市小升初有关工作将继续通过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办理,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学生及家长在网上办理的有关业务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工作,确保小升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对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由就读小学所在区(市)县将政策向家长和学生作完整、准确的宣传、解释工作,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本行政区域内此类学生在规定时间提交相关材料、办理信息采集手续。对未告知或未严格执行的,由学生就读小学所在区(市)县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2016年小升初工作顺利完成。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