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35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大招啦!!10招管束孩子玩手机,有效解决家长痛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1:51: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7-8-1 16:04 编辑

放大招啦!!10招管束孩子玩手机,有效解决家长痛点!

“孩子暑假天天玩手机怎么办?”“现在的孩子很多手机控、电脑控,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们远离……”

进入暑假以来,不少家长为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焦虑不已,也和叶子老师讨论了多次。

新华书店集团去年开展的暑期生活大调查显示,24000多名学生中,每天用电子产品在1~2小时的占了63%,25%的孩子每天使用2~4小时,还有9%的孩子竟然在4小时以上。

一个基本原则是:
父母对孩子手机的管理,

应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和独立人格。

如果管束不当,过于监控或唠叨,

让孩子感觉父母控制的影子无处不在,

只会引起更大的叛逆。

孩子玩手机,家长们有哪些管束方式?

网上曾一些有关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新闻:

比如,武汉一中学为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老师发现后立即用铁锤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
再比如,眼看着读高一的女儿沉迷于玩智能手机,心急如焚的妈妈怒砸3000多元的新手机。等等。

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方式其实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你砸了孩子一个手机,很可能后悔,然后再回心转意地给他买一个,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人总结了家长们对孩子玩手机的管束办法,大体有四种方式,从弱到强排列如下:

第一种:随便玩——给孩子买智能机,不限制孩子使用,只要孩子不在闯红灯的时候玩游戏,家长就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第二种:随性管——给孩子买智能机,根据场合、使用时间等等因素随性管,觉得需要管的时候就管,觉得不需要管的时候就不管。比如,听说隔壁王二毛同学因为玩手机成绩下降了,回家就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后来听说王二毛离家出走了,又赶紧把手机还给孩子。

第三种:软隔离——给孩子买智能机,但是限制使用时间,时间到了即没收,或是不给钱买流量包。在非娱乐时间,孩子的智能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唯一还剩下的功能就是看时间。仅有的一个贪吃蛇游戏也被强制卸载。

第四种:硬隔离——不给孩子买手机,或是给孩子买一台功能很少的手机,比如买个原价199元,打完折195元的诺基亚大屏老人机。只是为了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上孩子。

如果能一直保持在第四种,当然会很有效果,但是实际上,许多家长是四个阶段都经历过的,不断试错,不断调整,最后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办法。

家长对孩子的管束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

0-3岁,家长会因为孩子会玩电子产品而高兴。看见宝宝切水果比自己还快,而同龄的小伙伴还处在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于是我们感觉孩子终于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不禁止,还会教孩子一些一刀切多个水果的技巧。

3-6岁,家长会想,没时间陪他们玩,就让他们玩手机呗,反正孩子也没啥事干。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至少不会给我哭闹。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能排兵布阵用几个豌豆射手横扫一群僵尸了,家长忙着在群里抢红包,也没有心思去管孩子。

6-12岁,家长会进行有条件的管制。我们会想,孩子这么辛苦,学习之余玩玩没问题。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只要开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偶尔看见网上说有孩子玩手机玩的倾家荡产,就会心里有些担忧,不过看着孩子这么听话,也就放心了,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12-18岁,开始进行高条件的管制。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看见手机两眼发直,目瞪口呆,眼睛里的光比手机屏幕还亮。孩子在跟家长说话的时候越来越没有耐心,却愿意为了一件基本上没什么用的装备耐心刷机十几个小时。这个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掌控了。有些家长于是放弃了,拿起自己的手机,刷朋友圈解闷。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往往等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再去想办法,想着从源头上处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源头了。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等到我们有时间或者有精力来处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家长增强管束效果的十个办法

1、尽可能晚地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我觉得用泥巴捏出一个球都比切水果要好。

2、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他自然会找到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

3、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这个道理。

4、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折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其实就像有的人听说喝酒有害健康,于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用抽烟来替代了喝酒,这又有什么用呢?

5、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有的家长说,我们家有那么多书,可孩子居然对家里的书一点都不喜欢,一本都不看,老师问家长,你们家都有什么书?家长说,这我还真不清楚。所以,只有真正爱阅读的家长,才会带出爱读书的孩子。

6、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我看见有的家长的手机吃喝玩乐的软件一应俱全,唯一的一个学习软件就是有道词典,还从来没有安装过,这样的手机落在孩子手里,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7、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8、和孩子约法三章,并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就不行,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直接粗暴地没收手机,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更为过激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可以玩半个小时,但是一定是在作业全都完成之后,而且如果玩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那么下次就要相应地减少时间。

9、让孩子自己赢取玩手机的时间。

首先要说,这其实是一个有点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孩子用心经营自己的游戏账号,已经做到了在游戏世界里呼风唤雨君临天下的地步,他如果一走了之,那么江山社稷怎么办?这种家国情怀使得孩子不忍离去。还有的孩子专业经营QQ空间好几年,认识了全国各地的诸多好朋友,如果瞬间消失,那么这些友谊该何去何从?所以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制定奖励措施,每天作业完成得好,正确率高,就会赢得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

10、让孩子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从来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如果说考试考差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这跟玩不玩手机没有太大关系,班上的学霸们也都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复习。所以如果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我们就得想办法跟孩子沟通,最好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的这几年以来,自己的一些变化,比如耐性的减弱,体重的增长,成绩的下降,朋友的减少,等等,并且帮孩子来增强自控能力,比如向班里自控能力强的同学取经,制定自己的每日作息计划和每周学习目标,等等。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虽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孩子们的特点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到底需要什么方式来管束孩子,还需要结合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方案,方为上策。

本文由么么茶整理自网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限高中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高考家长群156704153(已满员)
【壹牛】2017 中考家长2群 161108752(限2017年中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已满员)
【壹牛】2018 中考家长群619911050(限2018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2019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20级新初一家长群602378231(限初2020年中考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限6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8-1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到现在都没有IPAD.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8-1 16:11:31 | 只看该作者
意识到危害,也对手机不放手啊啊啊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8-1 16:30:41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今年暑假才有电脑和WiFi。但是孩子玩手机是初中就开始了的。同学都玩,你不玩,是不是就out了?所以孩子不可能不玩手机。只是上课时间不带手机到教室。放学回家做了作业就可以玩,睡觉就不玩了啥。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8-1 20:04:43 | 只看该作者
说起容易做起难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8-1 22:34:50 | 只看该作者
度不好把握。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8-2 11:05:36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管理,
度不好把握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8-2 11:22: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8-2 15:48: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么么茶!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