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小升初是爸爸送你的最后一程

[复制链接]
viviende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10:3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4-7-25 22:43 编辑

孩子,小升初是爸爸送你的最后一程   

    孩子,2014小升初是你人生求知路上的第一道坎,祝贺你,有惊无险,闯过了这道坎,经受了人生第一次大考。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几乎是以业余状态,短时间内突击,闯过了专业测试,回想起来,感觉还是惊恐,以后的中招、高招,相信你更平稳更坚定的迈过。

  从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规划好了基础教育方针,小学以玩为主,兼以文艺科普的阅读。初中以树立学习态度为主,高中以自我学习为主。或者说,小学不掉队,初中跟得上,高中开始冲刺、抢跑。所以,五年级以前,没上过一天的学习类辅导班,倒是上了跆拳道班,古筝班,一个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一个是培养点小情趣,懂点韵律。还有,就是大量的课外阅读,文艺和科普为主,以及逻辑、苏格拉底的思辨课堂。这样的套餐,是想孩子打好三种语言基础:文字(母语)以沟通交流;数学语言以培养数理思维,和智慧交流;音乐语言以陶冶心灵。

  所谓的国学典籍,先扔一边,祖先几千年,经典千万卷,主旨一言蔽之,“品质道德文明礼貌”。一个人如果如果喜欢追求知识、追求智慧,品德是自然伴生的副产品。当主产品想通过学习获得,是树上找鱼。当然,国学经典作为文学欣赏,感受母语的优美精妙,还是很好的,到高中也不晚。小孩,就无需念经式的苦背了。

  至于学校学习,小学课程设置是很简单的,监控着就行了,不用太在意。没给孩子目标,没在意过分数,只是每期末查看试卷,错误是不会还是马虎,是马虎都原谅,小孩子不马虎,你当他是大人呀。应该说,孩子在小学,还是自由快乐的。

  这一切,因小升初而改变。

  没想到,升学的竞争来得这么早,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中招高招之外,还有一个小升初。

  去年暑期,看了看小升初科目、分值设置,数学,必须学奥数了。原来想的是孩子正常学习即可,学奥数干吗,类似弹钢琴,学的人多,弹出来的有几人,多少人家里的钢琴当凳子。现在是,除非放弃考试,要么就要通过奥数。小升初数学决定命运,题目远超小学课本深度。

  求人不如求己,这把年纪,忍受不了因为上学求人装孙子,既然考试可以,那就靠自己,冲过去。

  我不想说小升初拔苗助长的变态,违背教育规律,孩子成长规律,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应战。

  简单分工,我负责语文、数学,孩子妈妈负责英语,一家人打包,备战小升初。

  买来五六年级的奥数举一反三,我和孩子一起看例题,做习题。开始学习奥数,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二、孩子能不能接受奥数?

  很多人都说,数学没用,工作了谁用数学,难道买菜用函数?对这样的问题,不讨论不争论,我只告诉孩子,数学是智慧的王冠,人类的现代文明大厦是由“数”搭建的,人类掌握了数的概念,成了地球的主宰。自然数是自然产生的,这是一个哲学论断。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换个说法,上帝给了人类自然数,人类创造了一切。说这些,并不是幻想孩子在数学上有成就,而是对数学尊重敬畏。退一步说,喜欢数学的人,不喜欢啰嗦,不喜欢说废话,说话有条理,富有理性,数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认识了数学,还看孩子能不能接受。我大概有个判断,能接受奥数的孩子,也就7%左右,能接受又很喜欢,很有兴趣的,不会超过5%,这与唱歌跳舞的比例是一样。当时想,如果孩子排斥奥数,学的很痛苦,就果断放弃,不喜欢也很正常,也不是天塌下来。幸运的是,孩子不喜欢也不讨厌,接受能力也可以,这就好办了。

  9月孩子开学,我上夜班,辅导时间少,还是找个数学班,系统学学吧。考察了几个辅导机构,也不知道那个好,看了看他们编写的教材,就选了一家,普通班,一周两个课时,时已10月,教材已经学了四分之一,就跟着往前走吧。

  孩子进步很快,元旦的模考,成绩还好。尤其是语文,得益于良好的阅读的积累,不用学习,也成绩优异。英语虽然不出色,但,分值低,也不太拉分。还是主攻数学,这是小升初路上的碉堡。当时有点盲目乐观,以为再学几个月数学,就可以应付了。

  “4.7”、“5.1”的两次大型模考,发现孩子数学的很多盲点,查原因,很多是四五年级数论的知识点,只好周末恶补。说实话,我和孩子一样,也是第一次接触奥数,客观说,社会把奥数妖魔化了,奥数本身没原罪,如果喜欢数理逻辑,奥数也不是那么狰狞。至于学校用奥数这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是教育深层的问题,就不赘述了。我的原则是,太奥数,杯赛难度的那种题目,就放弃,孩子没有数学天赋,没必要痛苦硬着学,那样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恐惧,再说我也不会。我们的目的只是对付小升初,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延伸、拓展、拔高题目,杯赛题目如果考试,不会也就认了。

  即便如此,数学的复杂还是超过预计,没有范围,没有边沿,越学不会的越多。还有,普通班进度太慢,课上不走,一个行程问题就可以细分为相遇、追击、变速变道、流水行船、火车过桥、错车等等,哪一个分支都需要一周时间的消化。孩子也感觉没个边儿,有点儿烦躁,此时,我问孩子,要不,我们放弃,投降。孩子思考一会儿,坚定地说:不投降,学不好数学考不上好中学,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

  孩子将郁闷发泄到小狗身上:你看你,像个大爷,不学数学,也不小升初,天天吃面包。你看看主人多受苦,你也不帮忙,嗯----

  发泄完了,继续攻数学,炸碉堡。

  由于孩子数学训练起步晚,数学思维、整体思维比较弱,而这是学好数学的钥匙。怎么说呢,比如几何是难点,什么燕尾原理、蝴蝶原理,我们先证明它,然后再理解,只是找燕子尾巴、蝴蝶翅膀是学不好的。今年小升初数学,奥数不明显,但在数学思维、整体思维上考察很典型,数学题出的像语文阅读题,考察孩子对数学的理解。比如文博的一道数学题:一根铁丝比赤道长一米,环绕赤道,其间隔能放下一个拳头不?孩子说,这道题没看懂。这就需要用数学思维转换成数学语言表述:两圆为同心圆,已知周长差是一米,求半径差。很简单的就能求解。整体思维就是,求出半径差值就可以,至于他们的半径各是多少,不用考虑,也求不出来。

  这方面,只有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培养了,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还有一个个人感觉,相比而言,女孩学数学比男孩要困难一些,需要爸爸出列,培养帮助孩子的数理分析能力。

  小升初过去了,虽然不是很牛的学校,但孩子很满意,向往,做好了重新出发的准备。

  这一年的磨砺,感觉孩子长大了很多,知道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会了总结、分析,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收获。记得孩子一次问我:老爹,以后中招、高招的题,你就不会了吧。我回答,是的,我学小学数学都吃力。孩子笑着说:那时,我的数学就超过你了,我就是胡乱做,你也看不出来错误。也许联想到以后可能的画面,孩子笑的无比开心。

  我无比清楚,小升初很特殊,考试内容没有范围,学校课堂不学,家长被迫裹挟进来。中招、高招,内容都是划定范围的,老师也认真教授,只要正常学习,就能掌握。我心里默默说---

  孩子,小升初是爸爸送你的最后一程。

  以后的学习,就靠你自己了。

  夏天过去了,秋天就要来了,孩子,收拾好行李,出发----

(转自搜狐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