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学习方法】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么么茶    时间: 2017-3-1 13:17
标题: 【学习方法】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7-3-1 13:23 编辑

【学习方法】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本文由中考群热心家长分享,也欢迎大家及时向我们分享近期的最新资料和升学信息,有牛币赠送~~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有些考生对此束手无策或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法可循的:


  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其余各词语的意思,依次如下:


  “初”,即“当初”,“在”原义不变;
  “闻”,“听说”;“入相”,即进入相府,译为:“当了宰相”;
  “谓”,“对……说”;
  “其”,“他的”;
  “僚属”,“同僚们”;
  “奇材”,同今义“奇材”;
  “惜”,“可惜”;
  “尔”,叹词:“及”,到,等到;
  “出陕”,出京外任陕西地方官;
  “适”,恰,正赶上;
     自,从;
  “罢还”,罢官还乡;
  “供帐”,供设帷帐;
  “为”,做;
  “去”,离去;
  “送之郊”,送他到市郊;
  “何以”,以何,用什么;
  “教”,教导;
  “徐”,慢慢地;
  “莫谕其意”,不明白他的用意;
  “归”,回到府中;
  “至”,到;
  “谓”,说。


  进行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并加以通顺。译文如下:


  当初,张咏在成都(作官),听说寇准被拜为宰相,(就)对他的同僚们说:“寇准是个奇材,(只)可惜学术方面(有些)不足啊。”等到寇准出任陕西地方官,张咏(也)正好被罢官从成都还乡,寇准非常敬重地供设帷帐,并准备了盛大的接待仪式。张将要离去,寇准送他到市郊,问道:“(先生)有什么话要教导寇准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您)不可不读啊。”寇准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回来以后,拿出那《霍光传》读它,到“不学无术”一句,笑着说:“这是张公教导我啊。”


  在这一段译文中,对原文的词语含义适当地现代语义选择,句内、句间作了串连,有些省略成分作了补足。从而使语义畅达,更符合作者的原义。这就是省略句的问题。


  对于判断句,要加“是”,如“寇公奇材”,可译为“寇准是个奇材”。


  对于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何以教准”句中“何以”就是“以何”,可译为“用什么”。


  关于被动句,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加“被”。如“闻准入相”,这是意义上的被动,可译为“寇准被任命为宰相”。


  
总之,文言语句、段的翻译,需要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语气关系,弄清实词含义、虚词作用,发现词类活用和通假,正确处理一些凝固的结构和文言句式。

  但是,所有这些解题的技巧,都是建立在掌握文言知识,形成文言语感的基础上的。因此,
我们平时多读多译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篇章是十分必要的,这既训练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领略了祖国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文言作品中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它们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鉴赏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态、审美趣味。这是人们内心深处文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能很自然地激起人们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

本文来源于中考群热心家长分享,由么么茶整理,转至壹牛家长圈是为了更多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在本帖后面回复,与众多家长朋友们一起互动讨论。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限高中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高考家长群156704153(已满员)
【壹牛】20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限2017年中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限6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作者: 112233sr    时间: 2017-3-1 15:09
谢谢分享。。
作者: susu3    时间: 2017-3-1 15:18
很好,讲得明白清楚,谢谢
作者: jwyz    时间: 2017-3-2 09:29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来自江南    时间: 2017-3-2 15:02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1225387338    时间: 2017-3-2 15:2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225387338    时间: 2017-3-2 15:23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水木时空    时间: 2017-3-2 15:34
讲得明白清楚,谢谢
作者: 来自江南    时间: 2017-3-3 14:43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390918968    时间: 2017-3-3 14:53
所分享内容很适用
作者: 仰望星空    时间: 2017-3-3 14:56
谢谢分享!!!!
作者: 1225387338    时间: 2017-3-3 14:57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小猴潼潼    时间: 2017-3-3 15:07
#在这里快速回复#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604632220    时间: 2017-3-7 12:55
谢谢龙爸的分享,非常实用
作者: 家猫猫70    时间: 2017-3-7 13:44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爱小嘉    时间: 2017-4-18 09:01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tim    时间: 2017-4-19 10:38
谢谢分享,辛苦了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www.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