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成都探索4种学区制,以后学区房不吃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微微妹    时间: 2017-2-7 10:10
标题: 成都探索4种学区制,以后学区房不吃香了?!
本帖最后由 微微妹 于 2017-2-7 10:12 编辑

成都探索4种学区制

以后不买学区房你家娃娃也能读名校

        还在头疼为孩子买学区房?成都将在全市推行学区制建设,探索4种学区形式,同时统筹学区内社会资源,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好学校。以后,不买学区房,你家娃娃也有机会读名校。

  ●政策背景

  为了缓解“择校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

  2016年初,教育部在一份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出实施“多校划片”。教育部还“钦点”了24个城市的名,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其中就包括成都。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建设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学区形式有哪些?

  《意见》提出4种学区制建设形式,各区(市)县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经风险评估后,组建不同形式的学区,开展学区制建设。

  1、相同学段学区:按相对就近的原则,把几个相同学段的学校组建为一个学区,缩小相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实现学区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一般可分为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

  2、教育主题学区: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确立学区主题,并紧密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3、直对入学学区:结合区域内小学、初中布局,将小升初对应“单校划片”的小学和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组成学区单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协调发展。

  4、其他形式学区:鼓励各区(市)县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学区划分形式,创造性开展学区制建设工作。

  ◆学区制怎么建?

  构建学区管理的制度体系,包括学区建设评价机制、干部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学区督学责任制度、学生评价机制等。

  >>统筹学区内的教育设施设备、场地,实现学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软硬件设施共享。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促进学区内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互通。

  >>鼓励以学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师跨校竞聘工作,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在学区内交流。

  鼓励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在学区内走教。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区分布,结合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划片或划片微机排位入学工作。

  ◆多校划片是怎么回事?

  所谓多校划片,是目前已经在不少城市采取的一种入学政策,类似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参照在北京已经推行的做法,比如某一个地区里有2所教育

  质量相对较好的小学、2所相对较差的小学,划分“大学区”之后,这个大学区里的孩子将以摇号的形式决定谁上好学校谁上差学校。

  换句话说,就算你家的学区房离好学校很近,但是在实行“大学区”之后,你家孩子上好学校和差学校的概率是50%对50%的。这样一来,学区房当然基本没什么用了!

  ●业内观点   

  1、核心问题:做好“区管校用”

  成都市一位资深小学校长表示,“如果这项政策落实的话,家长可能不用为了买学区房而苦恼了。”

  这位校长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核心的问题是做好“区管校用”,让教师形成在各个学校内流动的有序机制。对于政府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不存在择校的问题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首先要打破现有老师固定在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让优质校和一般校的师资流动起来,让进了一般校的学生同样有机会遇上好老师。

  2、学区制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成都市政协委员李显军认为,引导教师合理流动意味从制度上建立一个渠道。建立“学区制”,将对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积极意义。

  不过福建省人大代表陈展弘认为,“多校划片”即使能让学区房降温,但并不能缓解家长择校热现象,因为对于那些派到一般校的学生家长来说,还会想尽办法让孩子挤进优质校。

  ●网友热议  

  声音1:以后每个区的入学制度都不一样?那不是都去武侯和高新、天府新区了

  声音2:中国的均衡教育之路任重道远。补齐短板,才能把学区房打回原形。


      声音3:为什么不是就近原则!处家门口的上不了你给摇到几公里外去了,几个意思,对已经买了房的家长和孩子很不公平,人家努力买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而那些不买学区房的也可以上,这太他妈坑了,学区房是你们叫出来的现在你们却无耻的不承认了!政府补房价不!

  你对此怎么看?
   
   本文由微微妹整理自网络,转至壹牛家长圈是为了更多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不代表我们同意其观点。若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大家在本帖后面回复,与众多家长朋友们一起互动讨论。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群 446132602(限高中生家长加入)
【壹牛】2019高考家长群156704153(已满员)
【壹牛】20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限2017年中考生家长加入)
【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限6年级及以下学生家长加入)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作者: huangmini    时间: 2017-2-7 16:00
像我们当年那样简单一点好,现在搞得越复杂越多门道越难受
作者: Cappuccino    时间: 2017-2-7 17:09
好复杂,头都搞昏了
作者: 碧海    时间: 2017-2-11 13:32
更晕,更麻烦!
作者: 184042527    时间: 2017-2-13 16:16
以后再说吧!反正孙子也不一定在成都
作者: 白色的星星    时间: 2017-2-28 15:21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toflzhou    时间: 2017-3-21 23:21
学习。。。。。。
作者: 喜马拉雅雪莲    时间: 2017-8-11 16:53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vtzxd    时间: 2018-1-13 16: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www.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