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奇葩家长群,来说说你是哪一种? [打印本页]

作者: 雁南飞    时间: 2016-10-13 18:55
标题: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奇葩家长群,来说说你是哪一种?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奇葩家长群,来说说你是哪一种?


      近日一篇总结家长群的帖子在各大家长群疯传,作者为上海一位高一学生。看过帖子的都说总结得太精辟了!真是入骨三分!我们转过来,说说你是哪一种?各位请对号入座。。。




      “家长群”这种神物,是这两年随着微信在中国的大范围普及而迅猛发展起来的。

      至少在上海,如果孩子开始上学了,无论是参加早教、课外班、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家长便一定会参加一个、甚至是不止一个专门属于这个班的家长群。

      作为一名大龄00后,微信、QQ、WiFi开始火爆之时亦是我小升初之际,老妈便先后加入了初中的四个家长群:一个是拥有全校家长的学校群,一个年级群,还有一个有班主任的班级群,以及一个没有班主任的班级小群……

     而我,作为在各种“群”里潜伏了多年的老司机,总结出家长群中以下几种奇葩家长。


一星级奇葩家长:心灵鸡汤型

      “人这一辈子,最难跨越的山,并非是外面的哪座山峰,而是内心随时打翻的五味瓶;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些金句,是这类家长基本上每日必发的心灵鸡汤。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够鼓励苦读的孩子们,激励陪读的家长们。虽然毅力可嘉,每天一碗的鸡汤还是让人很败胃。

二星级奇葩家长:神通广大型

       一些家长永远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小道消息,例如“今年上海中考要改革了!”、“某某区的学区房准备涨价!”、“我知道最新的出国留学政策哦!”、“今年我校中考推优名额有多少”等等。此类家长喜爱在群里发布各类时准时不准的预言、谣言以及真言,而且经常以权威者自居,感觉甚好。他们提供或者转发的各类教育政策及各种渠道的资讯,无论是出于显摆还是想真心分享的心态,固然不忍谴责,可是隔三岔五来投几个难辨真假的“新闻炸弹”的做法却免不了让大家人心惶惶,心惊肉跳。

三星级奇葩家长:点赞拉票型

        “请帮忙给我女儿投一票吧,胜败在此一举……”、“今天是最后一天啦,谢谢各位家长给我家宝贝投的票……”

      虽然初中、高中遇上此类家长的几率不大,可是我身边一些正在上幼儿园、小学的亲友的家长群里时常出现这样投票点赞的链接,让他们苦不堪言。从一开始简单要求在家长分享的内容下面“点个赞”,到后来不仅要关注评选机构或者主办方的公众号才能投票,有的甚至还要截屏、分享在朋友圈。原本只是为了让孩子多参与、长见识的比赛初衷,也逐渐变成了“比拼人脉”的较量,有点招人烦。

四星级奇葩家长:“绝不补课”型

       作为一名常年辗转沪上教育机构的“补课生”,我固然对那些不需要参加任何补课、光凭自己实力就能碾压众人智商的学霸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但也非常认可那些通过补课以及自身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竟这世上天才是少数的。

      但是恰恰在家长群这个小江湖中,有那么一些家长总是一边用不屑的口吻抨击各类补课机构讹诈家长的辛苦钱,一边标榜自家孩子是不会去外面补课的,还经常在群里暗示自家的娃每天9点准时熄灯睡觉。可各类考分出来,恰恰是这些娃的名字挂在班级前几名岿然不动,真是让我们这些学得吭哧吭哧的孩子感到汗颜。

      然而世界真的很小,当我和周围其他补课族们陆续在各类补课场所不经意转身撞上那些之前宣称从不补课的大神们时,刹那间一个大写的“囧”字飘过。而那些父母曾在家长群里发出的“我们才不会让宝宝去补课咧”之类的话语犹如背景音乐般在我们周围响起。

家长中的奇葩之王:卧底特工型

       如今的家长群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有班主任的班群,另一种是没有班主任的小群。相对于更多程度上以布置作业、发通知、了解学校班级近况为主的班群,家长们更热衷于在小群里面发言。想想也是哦,那个班群的确恐怖。老师短短一句话,后面立时便乌泱泱跟上来一大片点赞的、OK的、“跪拜”、“鲜花”、还有萌娃点头状……晚进来的家长往往需要爬N多的“楼梯”、穿越大片“鲜花”、动画小人方能膜拜到老师那一句金言。当然更主要的是有老师在这群里,发言需谨慎。但是小群就安全了吗?

      老妈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如今的家长们都能化身“007”特工,表面个个热情似火,背后却总有那么一些高深莫测,两面三刀的。记得有那么一段时期语文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暴增,多为一些抄写类,害的很多学生晚上熬夜至十一二点钟。一些家长认为老师授课水平有问题,孩子被无聊又无效的抄写耽误了时间且功效还不大,于是在小群里发了一些牢骚。殊不知次日,语文老师便在班级里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大体意思是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可不做,觉得作业死板、对老师有意见也可以当面直说,无需在背后指指点点……

      我听了深感莫名,于是回家便把这件事复述给老妈,她听后大骇。立马翻开前一日家长小群的聊天记录,老师发表的那番话里居然有不少是那些家长的原话,敢情是聊天记录都被某个潜水的家长给截屏了暗地里发给了老师?老妈觉得后背脊梁骨凉飕飕的,暗自庆幸当日做壁上观未发言。于是那次细思恐极的事件,让老妈更加坚定了在群里做好“小透明”的决心,绝不多话。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与老师私下交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己孩子的家长,与老师开小窗沟通本无可厚非。但卧底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寒毛直竖。

      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新学年又将有新的家长群了。我看着妈妈手机里不到一会儿就已经显示为消息99+的高一新生家长群,叹了口气:“哎,大人的世界太复杂,宝宝看不懂,还是乖乖的去背《兰亭集序》吧。”




作者: sssmyl    时间: 2016-10-14 09:08
哈哈哈哈,群也是人间百态,小社会缩影啊
作者: 龙粉    时间: 2016-10-14 09:09
咋没有我们这种类型呢——————学灰娃娃、家长想补课娃不补课
作者: 184042527    时间: 2016-10-14 09:10
哈哈,真是醉了!
作者: callastar    时间: 2016-10-14 09:10
高,实在是高
作者: icanidoxzq    时间: 2016-10-14 09:14
坚决同意楼上的说法,进群是为及时了解学校班级的情况,其他没必要说太多
作者: 419255459    时间: 2016-10-14 09:19
总结得不错,我属于潜水型,哈哈!
作者: 郫实lh    时间: 2016-10-14 09:21
精辟,但是还有一种没总结上去,就是作壁上观的家长
作者: 蓝色心情    时间: 2016-10-14 09:23
写得很贴切啊
作者: 笨笨猪的岁月    时间: 2016-10-14 09:30
我也是潜水型

作者: 2195512504    时间: 2016-10-14 09:31
哈哈哈哈哈,总结到位
作者: 橄榄树    时间: 2016-10-14 09:33
可能作者觉得作壁上观的家长不奇葩
作者: 1079327054    时间: 2016-10-14 09:44
分析贴切!
作者: 112233sr    时间: 2016-10-14 10:17
那个班级群确实如此,家长附和的太多,非常不喜欢。
作者: 112233sr    时间: 2016-10-14 13:41
班级群那种,确实让人很不舒服。
作者: 112233sr    时间: 2016-10-14 13:42
王牌就业那个回复咋个点开是这个?
作者: 532725727    时间: 2016-10-14 15:17
形象贴切极了,文中提到的几类群,我都有参与,文中谈到的几类家长也曾见识不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之二,之三类。只能说,有需要,群便有存在的理由,大家在群里自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要相安无事,就惺惺相惜,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6-10-20 17:09
总结到位,高,实在是高
作者: 蓝色妖姬    时间: 2016-10-20 17:27
总结得不错,经典!
作者: 权子竣    时间: 2016-10-20 18:14
    是呀,人间百态,什么家长都有.
作者: 南山宇妈    时间: 2016-10-20 18:31
写的太真实了!
作者: 地狱0天堂    时间: 2016-10-20 18:55
确实好形象哦
作者: 念念    时间: 2016-10-20 22:47
属于潜水型家长,偶而也会出来透透气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www.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