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上海首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竞赛调研报告出炉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5-1-13 08:42
标题: 上海首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竞赛调研报告出炉
小机灵杯、中环杯、春蕾杯……上个月的最后两周,各类竞赛扎堆举行,学生赶场“考证”忙。元旦假期,孩子们也在为各种竞赛刷题做准备。在常人眼中,手握尽可能多的竞赛证书,“小升初”才更有竞争力,但来自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一份调查却显示,近一半家长认为孩子是否获得校外竞赛奖与目前升学“没有什么关联”,更多家长反对竞赛与升学挂钩。    近八成孩子乐于参加校外竞赛
    据课题组负责人吴玉琦介绍说,自1999年起,上海市就不再举办全市范围的小学阶段学科竞赛活动,截至目前,中小学阶段经许可的全市竞赛活动主要有学科类、德育类、艺术类和科技类四类。
    为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校外竞赛的情况和学生家长的看法,课题组于2013年底对上海市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这也是本市对竞赛开展清理后,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调查。”吴玉琦说。
    调查显示,59.3%的学生参加过校外竞赛,参赛项目并不仅限于市教委规定的26种。其中参加学科类竞赛的最多,占45.7%;其次是艺术类竞赛(21.6%)、科技类竞赛(20.1%)和体育类竞赛(12.5%)。将近一半的学生为竞赛参加过补习并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
    从学生参加校外竞赛的起始年龄来看,小学三四五年级是参加校外竞赛的高峰年段,分别有57.4%和49.7%的学生在此时开始参加学科类竞赛或科技艺体类竞赛;其次是一二年级为起始年段;再次是六七年级。只有0.8%和0.6%的学生在八九年级才开始参加这类竞赛。吴玉琦说,这说明上海中小学生初次参加校外竞赛时间比较早。
    调查显示,对于孩子是否乐于参加校外竞赛,79.7%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愿意参加校外竞赛,只有7.5%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不愿参加。对于参加校外竞赛的目的和原因,认为自己孩子有兴趣参加的家长占39.8%;想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家长占36.7%,认为是竞赛获奖有助升学才参加的家长仅占19%。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5-1-13 08:42
多数家长反对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

    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肯定了校外竞赛作用,表示孩子较乐于参加校外竞赛,并认同校外竞赛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包括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素质、选拔人才等。其中,家长认为校外竞赛有一定作用的占70.3%,起到重要作用的占6.6%,而认为没什么作用的占12.8%。

    因此,大多数家长不希望竞赛成绩与学校招生挂钩,尤其不赞成公办学校招生与竞赛挂钩。而对于校外竞赛管理问题,大多数家长希望有比较严格的规范和管理,不希望放开市场自由运作。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不能与校外竞赛成绩挂钩”,持“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态度的家长占总样本的84%。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不能与校外竞赛成绩挂钩”的问题上,“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的家长占总数的78.4%。

    对于竞赛获奖与升学的关联度,有将近一半(48.6%)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否获得校外竞赛奖与目前升学“没有什么关联”,所占比例最高。对此,吴玉琦分析说,一方面,近年来,本市出重拳遏制“竞赛热”蔓延成效初显,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从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情况来看,家长在政策引导下已渐趋理性。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精英学生家长而言,仍很看重竞赛对升学的加分作用。

    民办学校家长倾向于通过竞赛升学

    在对待竞赛的态度上,民办学校家长与公办学校家长有明显区别。

    调查表明,民办学校学生“参加校外竞赛”、“从三四年级开始参加学科类竞赛”、“为竞赛而参加补课”的比例,都高于公办学校的学生,并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民办学校招生与竞赛成绩挂钩的现象比较明显。

    民办学校的家长更倾向于认为校外竞赛是为了选拔人才,他们对“竞赛不能与公办学校招生挂钩”非常赞同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公办学校的家长,但对“竞赛不能与民办学校招生挂钩”非常赞同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公办学校的家长。这说明民办学校的家长更倾向于学生通过竞赛成绩升入民办学校。

    吴玉琦认为,进一步减小校外竞赛的负面作用,需要深入了解家长观念并加强引导,还需要教育部门不断加强有效监管以及招生制度的积极配合。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www.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