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725727 发表于 2017-1-24 12:24:51

合格的父母,都只教孩子飞翔,但不过问他飞往何方

本帖最后由 532725727 于 2017-1-24 18:36 编辑

合格的父母,都只教孩子飞翔,但不过问他飞往何方
中国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角色搞得很悲情,简直像一场虐恋。
“我掏心掏肺地爱着孩子,但是孩子却并不领情。”

这是很多父母的心声。

流传下来的古话也说:“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孙。”

父母多慈爱,孩子多白眼狼,已经成了共识。


然而,我们却没有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既然问题是如此普遍化,

其中原因或许并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这么简单,父母就没有问题吗?







※ ① ※
父母最大的骄傲:有一个听话的孩子

年逾不惑,儿时的玩伴、同学,大多已经为人父母。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变成了数个家庭的大团圆:美人在抱,儿女绕膝。公共场合,最是考验孩子家教的时候。
当年的班花,温文尔雅,养的孩子却不像亲生的,简直是阎罗王现世。大人觥筹交错,聊得正酣,班花的孩子也兴致正浓:翻箱倒柜,窜上跳下,时而仰天长啸,时而满地打滚……其母束手无策,满脸尴尬。
一个孩子熊闹,一群孩子效而仿之,一时之间,一屋子乌烟瘴气。孩子虽小,却都懂得法不责众的侥幸。无论众父母怎么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熊孩子们依然是我行我素。唯独其中一个孩子除外。
他的父亲是只叫了一声他的名字,然后看了他一秒。他就乖乖回来,坐到父亲身边,双眼看着脚尖,噤若寒蝉。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位父亲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对于中国父母来说,最大的骄傲事情莫过于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令行禁止了。因为孩子听话代表了“父母”这个角色扮演得成功。
现在,让我们回到刚刚这话题,中国父母为什么总会感慨孩子不懂得感恩自己付出的爱?其实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表达方式有些不得体。
著名心理学家弗罗姆曾说:“最困难的一种爱,就是对我们自己孩子的爱,因为整个目的就是爱他们,以便他们可以离开我们,接管他们自己的生活,自由地选择他们的想法和行动。”
控制和教育,不是一回事。教育,才真正“都是为了你好”;控制,却未必。中国父母,总是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



※ ② ※
爱孩子,就给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

雄鹰可谓鸟中的王者,除了传说中的凤凰,少有匹敌。鹰的一生,最久可以活到七十岁!四十岁之前,尖喙,锐爪,钢翼,搏击苍穹,翱翔云海,高傲而逍遥!然而,四十岁是一道坎。
尖锐的鹰喙变得又长又弯,锋利的双爪退化变钝,全身羽毛又厚又密……双翼沉重,身材肥笨,追鼠逐兔,自由翱翔,成了过去,也成了梦想。
这时,摆在鹰的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死亡,要么重生!Tobeornottobe?
绝大部分鹰都选择了重生。先在高远的悬崖之上找一个隐秘的栖身之所。
重生第一步:用喙猛烈啄击岩石,让老化的喙脱落;重生第二步:新喙长出,把退化变钝的指甲一片一片啄落;重生第三步:一片一片拔掉全身的羽毛。
待全身羽毛重新长出,鹰便可以再次展翅飞翔,笑傲苍穹三十年。
如壮士断腕,这个炼狱一般重生的过程长达150天。雄鹰重生的过程虽然惨烈,却是高超的生存智慧。它们将这种智慧纯熟地运用到了孕育下一代上。
鹰的巢穴均在悬崖之上。幼鹰长成,却并不敢展翅高飞。老鹰则会在恰当的时候,将幼鹰推下巢穴,跌落悬崖。在跌落的过程中,幼鹰拼命煽动翅膀,然后学会了飞翔。
幼鹰学会飞翔的时候,也是离开老鹰庇佑的时候。老鹰从来不会在天空中圈出一块来,告诉幼鹰:“我看着你,你就在这个圈里飞!”有了翱翔万里的翅膀,还怕没有广阔浩瀚的天空?鹰,之所以为鹰,和这种生存、繁衍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 ③ ※
不要试图剥夺孩子的领空权
青年才女作家蒋方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台湾一个知名报社社长,有一个让别人十分羡慕、自己十分骄傲的儿子。从小学到中学,读的都是台湾最好的学校,后又到哈佛大学读经济类博士,到伯克利大学进修EMBA。
学成归来,这孩子却将一摞学位证书放到老爹的面前:“父亲大人,你望子成龙的心愿,我帮你完成了。从此以后,咱俩算是互不相欠,我要去走我的阳关道了。”然后,他就去做了一名快乐的厨师。
说起这个逆经叛道的儿子,这位父亲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被气得吹胡子瞪眼,而是说:“我同样为他的选择感到骄傲。”
他当然要为此感到骄傲。他不仅要为儿子的优秀感到骄傲,更要为自己的教育感到骄傲。
最完美的教育,莫过于给孩子翱翔的翅膀,又能以一颗平静淡泊的心去观望。
即使他们最终飞行的那片天空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也能欣然接受,默默祝福。世界变化那么快,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片什么样的天空下,其实父母是没办法预知的。
所以,真正明智的父母,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给予孩子飞翔的翅膀,而不是为孩子开辟一片天空。
孩子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吃什么早餐,交什么朋友,找什么样的工作,求什么样的老婆,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父母都都要严格把关,一手把控。
终有有一天,自己老了,孩子长大了。这时候发现孩子无法过上足够体面的生活,满腹牢骚,却从来不反省,是自己曾经折断了他们的翅膀。
我们把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称之为“家长制”。
家长制,其实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蛮横控制,就是信奉一种凭力量说话的逻辑。孩子还小的时候,这自然是让孩子听话的有效手段。
但是,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抗。孩子长大了,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种控制,实施反抗。孩子所感受到的,只有被束缚的不情愿,迫不及待逃脱的期盼,哪里还会感受到其中的爱呢?既然感受不到爱,又哪里来的感恩?
放手吧,学会目送孩子去自由飞翔。只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也许这样,他们能够比我们这一生少些迷茫,少些抱怨,多一份真正发在内心的快乐。




此帖由霖妈转载于网络,分享至此,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若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欢迎大家在本帖回复、交流。

欢迎加入壹牛家长圈系列家长群:
【壹牛】高考家长①群 156704153(限高一家长加入)【壹牛】高考家长②群 446132602(限高二、高三家长加入)【壹牛】17 中考家长群 255408023 (限2017年中考家长加入)【壹牛】初中家长群 333035273(限初一、初二家长加入)【壹牛】小升初家长群 122284038 (限小学6年级及以下家长加入)【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出国留学的家长加入)


jwyz 发表于 2017-2-6 15:11:31

谢谢楼主分享

112233sr 发表于 2017-2-6 16:31:37

完全赞同。。

爱小嘉 发表于 2017-11-21 10:56:36


谢谢楼主分享

爱小嘉 发表于 2017-11-21 10:56:59


谢谢楼主分享

晨曦百合 发表于 2017-11-21 14:53:43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格的父母,都只教孩子飞翔,但不过问他飞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