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陈 发表于 2016-3-23 09:22:38

生活国学4

三八节是一个有国际范儿的节日,是人家老美那些女人们在1919年3月8日有组织罢工和抗议挣来的,那次闹腾可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把掌权的男人们吓傻了,于是就弄了这么个节日让女人们继续闹——热闹。其实咱中国让女人们闹腾的日子也不少,孔夫子早就警告过男人们,“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以,我们中国这个男性中心主义持续最长的社会,也给女人们准备了几个让大家闹腾的日子。第一就是端午,这一天也称女儿节,这一天到来,家家户户都要给女孩的头上插上石榴花,有些人家还用花红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以线共穿,佩戴在女孩儿身上。明代余有丁在《帝京午目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潇洒角黍榴花展”。第二就是七七,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相传织女心灵手巧,每年七月七晚上,妇女们都要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灵巧。为何要乞巧呀,让自己变得心灵手巧之后,不是可以更好地持家,更好地相夫教子吗?看来这个节日中大大地藏着男人们的阴谋,意思是,就让你们闹一天,闹是可以,可别忘记了寓教于乐,众女子们可别忘记了自己的本份,这一天闹过了,该干啥干啥去——干啥呢?上厅堂下厨房,相夫教子,如桃夭夭,宜室宜家呀。第三就是重阳节了,我们的常识里只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是登高祈福的日子。这一天,不少的地方登高,采摘蒿草,制作花糕,迎接出嫁的女儿回来欢聚。明代《帝京景物略》就有“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总之吧,这样节那样节的,无非就是为了纪念或者为了让我们在沉闷的生活中多一些亮色,多一些热爱生活的理由,多一些把生活继续下去的热望。如今的时代,女人们天天都可以过节,如果不好好的乐和,不好好地让自己幸福快乐地走完每一天,那就真的是有点儿“三八”了。邱泓又“生活国学”(0017)小区里有一个女人,看不出什么年龄,属于那种退而不休,折腾不休的类型,养了一条狗,据说是贵宾犬,毛色金黄,自然卷曲,温顺可怜。每天早上出去散步的时候,就会看见她遛狗,狗在前面自在地跑,她在后面惬意地追,很默契。女人手里拿着几张报纸,狗跑着跑着,就会在路上拉屎,那个女人就会欣然的蹲下去用报纸把狗屎处理掉,亲手处理掉,她那个动作,连我这个不太懂卫生常识的人,也觉得心里有一种东西在涌动,但同时我也坚定的相信,这个女人的素质挺高的。有些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女人是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让别人有路可走,所以,我自然也把她遛狗的情景,视为小区的一道风景。傍晚,有时候累了也去小区走走,前天傍晚就走在了这个女人和她丈夫的后面,我在他们后面走着,听着他们正在讨论那男士母亲住院的事情,说着说着,那女士情绪就动起来了,说护工再不好找也得找呀,不可能让我去给你妈端屎端尿的呀,那多脏多恶心人呀。这个时候,那个遛狗的情景就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呵呵,一个亲手处理狗屎的人,竟然这样说。于是想起子游问老师怎么施行孝道,老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啊,如果我们把孝只是界定在提供物质供养上,那养猪养狗和赡养母亲就等而同之了。两者都是养,但对于母亲,那是要怀着寸草春晖的感恩之心去奉养的,而对于狗,你爱怎么养怎养!那女人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呢,细想想也对,人家对婆婆也许就是不喜欢,而对狗爱得就是跟爱儿子闺女一样,所以在面对同样的派生物屎的时候,情绪的反应就跟常理相反。当然,如果仅仅把孝界定为“发自心底的爱”也是不现实的,爱不爱全在心里,如果不遇到关键的事情,还真是不好鉴别。于是,当孟懿子问怎样施行孝道的时候,孔子就说出了自己的进一步思考,指出孝是“无违”,无违也就是不违背,怎样才能够不违背呢,孔子的阐释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相敬;父母去逝后,要按照规矩安葬;祭祀的时候,更是要遵从礼俗。”把那种发自心底的爱规范在一种礼的范畴内,给大家一个可以操作的标准,人人都可以照着去做,有谁做得不好,也有一种评说的根据,这就是礼的价值。孔子在那场讨论中没有说明“礼”是什么,但我们从他别的场合的阐述,我们应该知道,孔子的礼,就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风俗、礼仪、制度和法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国学4